?
引导页 | RSS订阅 | 无障碍浏览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投资指南>>发展规划
贵阳市高新技术产业与现代制造业发展规划(2014—2020)
发布日期:2016-01-05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综合处字号:[ ]

贵阳市高新技术产业与现代制造业
发展规划
(2014-2020)
贵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
2014 年2 月
1
目录
一、发展背景与环境................................................................................................................... 3
(一)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与现代制造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3
(二)贵阳市面临的产业发展形势..................................................................................... 8
二、发展现状与问题................................................................................................................. 12
(一)产业发展情况............................................................................................................ 12
(二)发展优势条件............................................................................................................ 12
(三)核心问题分析............................................................................................................ 15
三、发展战略与目标................................................................................................................. 18
(一)指导思想.................................................................................................................... 18
(二)基本原则.................................................................................................................... 18
(三)发展目标.................................................................................................................... 20
四、发展思路与方向................................................................................................................. 21
(一)发展思路.................................................................................................................... 21
(二)发展方向.................................................................................................................... 23
(三)产业布局.................................................................................................................... 59
五、发展对策与措施................................................................................................................. 69
(一)加强组织保障............................................................................................................ 69
(二)强化要素保障............................................................................................................ 70
(三)完善政策体系............................................................................................................ 72
(四)全面招才引智............................................................................................................ 73
(五)健全融资机制............................................................................................................ 75
(六)深化对外合作............................................................................................................ 76
(七)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专项行动.................................................. 77
六、环境保护.............................................................................................................................. 87
(一)区域环境质量概况.................................................................................................... 87
(二)规划区环境现状........................................................................................................ 91
(三)相关法律法规及环境保护标准............................................................................... 94
2
(四)主要污染源治理措施................................................................................................ 96
附件一:总体空间布局结构图—— 一城两带六核........................................................... 104
附件二:产业遴选方法论...................................................................................................... 105
附件三:关于本规划参考文献的说明................................................................................. 109
3
一、发展背景与环境
当今世界新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新一轮产业革命正在兴
起,深刻地影响着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在这种背景下,代表当代
先进生产力水平的高新技术产业与现代制造业迅猛发展,成为推
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世界各主要国家纷纷调整发展战
略,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抢占未来经济科技竞
争的制高点。尤其是金融危机以后,欧美发达国家深深意识到实
体经济的重要性,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
用技术在制造业中的转化,旨在打造新的竞争优势。
在此背景下,贵阳高新技术产业与现代制造业发展的环境发
生着深刻变化,高位增长的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国内外实
体经济下行风险使得贵阳产业承接产业转移与招商引资困难加
大,贵阳资源型产业结构面临转型挑战;另一方面,全球新兴产
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周期,国家产业战略布局和中关村贵阳科
技园的建立为贵阳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提供了有
力抓手,贵阳市面临着找准技术与创新突破口改变自身地位的关
键机遇。
(一)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与现代制造业发展现状与趋

我国正处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攻坚
期,大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与现代制造业发展是工业转型升级的
重要途径。随着我国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作为国民经济先导产
业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实体经济支柱产业现代制造业呈现良好的
4
发展态势。
1.产业规模与增速
近年来,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与现代制造业总体呈现平稳发展
态势,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多个代表性领域实现快速
增长。
图1 2010-2012 年中国高技术产业规模与增速
2012 年,我国高技术产业总产值达到10.6 万亿元,同比增
速19.91%,高技术产业指标明显优于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同类数
据。2010 年至2012 年间,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从7.47 万亿元
增长到10.6 万亿元,同比增速逐年提高。
代表着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方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增
长,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引领力量。2012 年全国战略性新
兴产业总产值突破16.3 万亿元,同比增速达到25%。其中电动
汽车、半导体照明、光伏太阳能等多个产业应用规模和产业竞争
力居世界前列,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
造等领域的主要行业总产值增速以约两倍于工业总体产值增速
增长。2010 年至2012 年间,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从10.5 万
5
亿元增长到16.3 万亿元,同比增速逐年提高。
图2 2010-2012 年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与增速
2.产业发展趋势
(1)高新技术产业与现代制造业日益成为地区间竞争的关

后金融危机时期,欧美等发达国家纷纷向实体经济回归,高
新技术产业与现代制造业作为实体经济的核心,日益成为国家竞
争战略的重点。2008 年的全球金融危机起源于虚拟经济部门,
并迅速延伸至实体经济部门,导致各国实体的产业经济受到不同
程度的影响,美、日、欧等世界主要经济体全面陷入了衰退的状
态,引发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全面性变革。在此背景下,大
力发展实体经济,实施“再工业化”战略是这次危机期间各主要
发达国家挽救经济的共同手段,发现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需
求更加迫切。高新技术产业与现代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
业与战略性产业,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大小也被视为一国及地
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潜力的重要标志,成为世界各主要国
6
家纷纷抢占未来竞争的制高点。
(2)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我国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突破方

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入深化发展阶段,工业的主导作用和
支柱地位在较长的时期内不会改变,加快工业转型升级,促进工
业由大变强,依然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任务。目前,我国
工业大而不强,发展方式粗放、结构不合理、核心技术受制于人、
资源环境约束强化、区域发展不平衡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突出。
要突破这些瓶颈,就要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发展,走一条以发展
现代产业体系为支撑,不断优化提升产业结构的新型工业化道
路。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
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其创新性活
跃度高、产业带动性强、领域渗透性广,是未来经济发展和社会
进步的主要助推器,在未来几年内将会释放出巨量市场潜能。国
务院做出了将节能环保、生物产业、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
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和高端装备制造等七大产业作为国家重点发
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部署,这为高新技术产业与现代制造业的
发展指明了突破的方向。
(3)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成为产业发展最突出特

新一轮产业革命的突出特征表现为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
表的高新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的深入融合。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
物质基础和产业主体,是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发动机,是科技创
7
新的主要舞台,也是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当
前,在信息技术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信息技术在制造业的研发
设计、生产装备、企业管理、产品流通到营销渠道等各个环节的
应用进一步深化,制造技术和信息技术融合的步伐进一步加快,
推进制造业从生产性制造业向服务性制造业转型,工业智能化水
平不断提高,制造网络化、智能化、柔性化、绿色化和服务化成
为突出特征。设计、制造和售后服务等过程充分整合,使制造业
和服务业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深入融合带
来了生产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也
成为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战略举措。
(4)产业规模快速扩大,跨越式发展指日可待
“十二五”期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与现代制造业产业规模
保持高速增长,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多个领域增加值增速超
过全部工业增加值的两倍以上。随着《“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
兴产业发展规划》、《国家电子信息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等一大批国家政策、
措施的推出,高新技术产业与现代制造业迎来了巨大的产业发展
空间,产业规模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据赛迪顾问预测,到“十
二五”末,节能环保产业规模将达到4.5 万亿元,新一代信息技
术产业达到8 万亿元,生物产业达到3 万亿元,高端装备制造产
业达到6 万亿元。国家及地方政府均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未来
投资的重点领域,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上海等多个地区工业增
加值占GDP 比重已经超过10%,可以说,“十二五”期间我国战
8
略性新兴产业已具备了跨越式发展的基本条件,在此期间我国的
相关产业领域将进入高速增长阶段。
(二)贵阳市面临的产业发展形势
审视挑战,准确把握贵阳市在产业内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
和产业领域日益更新背景下的历史性机遇,可为产业转型升级提
供重要启示。
1.产业内外部环境的快速变化给贵阳带来新挑战
高新技术产业与现代制造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快速变化给
贵阳带来新挑战。从全球产业趋势来看,金融危机后欧美等发达
国家向实体经济回归,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贵阳承接国内外
产业转移与招商引资的困难加大;从产业发展支撑来看,国内制
造业增速持续回落,贵阳资源型产业运行风险加剧;从主体优势
地位来看,贵安新区设立和建设开发,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贵阳
的“极化优势”。
(1)从产业承接来看,欧美制造业回流与中国经济增速放
缓,使得招商引资工作面临更大困难
承接产业转移是贵阳市未来一定时期内推动经济发展的重
要助推器,但目前情况看来并不乐观。从国际环境来看,后危机
时代欧美各发达国家深深意识到“产业空心化”导致经济增长乏
力。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力推“再工业化”,促使制造业回
流,一方面鼓励已转移出去的跨国制造业回迁本土,另一方面鼓
励在国内设厂,并提供相应的政策扶持,以试图增加美国的工业
生产和出口份额。从国内环境来看,迫于经济增长疲软和部分行
9
业产能严重过剩,目前国内产业扩张以及产业“西进”态势已呈
变缓趋势。环渤海经济圈、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区域向西部地区
转移产业的步伐已明显放慢,更兼受到武汉、成都、昆明、南宁
等中西部区域的阻击,贵阳市承接海外和沿海产业转移的机会大
大降低,对引进重大产业化项目形成巨大压力,招商引资工作将
会面临更大困难。
(2)从产业发展支撑来看,国内制造业增速持续回落,使
得贵阳内部结构失衡下的产业运行风险加剧
当前贵阳产业存在结构性失衡,一是六大支柱产业过度依赖
资源型产业,2012 年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占总体工业增
加值的比重均不超过1/4;二是即便规模最大的装备制造业,其
规模也只有439 亿元,不足全国规模的0.1%。而根据工信部的
统计数据,装备制造业近几年增速逐年回落,2012 年仅为12.5%。
在内需市场表现乏力,出口遭遇重重阻力时,处于低端的贵阳工
业势必最先受到冲击,加上研发创新及应用服务发展滞后,结构
性失衡明显增加了产业运行风险。
(3)从主体优势地位来看,贵安新区设立和建设开发,使
得贵阳市“极化效应”有所减弱
贵阳作为贵州省的首府,一直以来都是全省经济发展的首位
之城,优势地位明显。当前,贵安新区高起点的规划定位向市场
资源与政策资源聚集发出了强有力的信号。贵安新区设立后,贵
州省的产业格局将从“一核集聚”逐步演变成“双核并举”。国
家、省相关部门将围绕贵安新区总体规划,在土地、招商、引资、
10
金融、人才等关键领域配置更多特殊政策,加速稀释贵阳市所获
得的政策密度与政策强度,日渐弱化贵阳市在现代制造业和高新
技术产业发展领域的“极化效应”。
2.新一轮产业和技术的大变革给贵阳市带来新机遇
新一轮产业和技术的大变革给贵阳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
现代制造业带来新机遇。从全球产业发展趋势来看,第三次工业
革命推动新兴产业进入突破发展期;从国家产业发展战略来看,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信息消费释放的巨大潜能有利于贵阳利用后
发优势,赶超发展;从区域产业合作来看,中关村贵阳科技园的
建立有利于贵阳充分利用中关村的创新优势,开展高新技术产业
与现代制造业领域定向合作。
(1)从全球产业趋势来看,贵阳市面临着第三次工业革命
催生的新兴产业机遇
当前,以新能源和信息技术融合发展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正在
成为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核心动力。以新一代信息技术、
生物技术、3D 打印技术、材料技术和能源技术为代表的新兴技
术日新月异,催生了信息与互联网产业、新能源与环保产业、生
物医疗产业、新材料产业、航空航天产业以及相关联的信息技术
服务业。这些新兴产业具有创新性活跃度高、产业带动性强和领
域渗透性广等特点,是未来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助推器,而且
或多或少贵阳市都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或资源基础,贵阳必须顺
势而上,在全球新一轮产业和技术变革中找准突破口,利用贵阳
自身的比较优势参与新一轮全球产业竞争,并抢占一席之地!
11
(2)从国家产业战略来看,贵阳市面临着战略性新兴产业
和信息消费释放的巨大市场潜能
国务院2012 年正式发布的《“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
业发展规划》中明确了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
装备制造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
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先导产业,蕴含了巨大市场机遇。预计到
“十二五”末,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将超过26 万亿元,其中节
能环保产业规模4.5 万亿元,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8 万亿元,生
物产业3 万亿元,高端装备制造产业6 万亿元。2013 年8 月国
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
出到2015 年信息消费规模将超过3.2 万亿元。这些战略性新兴
产业以及信息消费释放的巨大市场潜能,为贵阳的产业发展提供
足够的市场空间。(新的政策红利)
(3)从区域产业合作来看,与中关村优势资源的对接有利
于贵阳市高新技术产业的跨越发展
中关村科技园是国内创新资源高度丰富、创新人才高度聚
集、创新环境高度发展的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贵阳市与中关
村合作建设中关村贵阳科技园为贵阳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
代制造业提供了有力抓手,有利于贵阳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
制造业中的高端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细
分领域展开定向合作,利用中关村技术、资金、政策等优势资源,
打造特色千亿产业集群,促进贵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
跨越式发展。
12
二、发展现状与问题
(一)产业发展情况
——工业总体情况。2013 年,贵阳市实现500 万元规模以
上工业增加值610.2 亿元,同比增长20.8%,高于全省增速1.6
个百分点。园区建设逐步推进,已建成面积达到84 平方公里,
累计建成标准厂房208 万平方米;初步形成了涵盖装备制造、新
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具有不同特色的12 个产业园区。
(增加投资)
——高新技术产业。2013 年,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
生物医药和节能环保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实现233.33
亿元,同比增长62.4%,占全市GDP 比重达11.5%。(重点企业
描述)
——现代制造业。2013 年,以电子、机电、交通、医药、
化学制品制造为代表的现代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实现216 亿元,同
比增长28.9%,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5.5%。(重
点企业描述)
贵阳市是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国
家内陆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地,是中国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重要
基地。经过多年发展,贵阳市特色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增速稳步
提高,产业结构逐渐完善。随着环境与政策红利的叠加,区位与
交通条件改善、文化与科研基础的积累,贵阳市推动高新技术产
业与现代制造业跨越发展的基础条件逐渐形成。(作为优势条件
13
概述)
(二)发展优势条件
1.工业基础日臻强化
贵阳具有实现工业经济跨越发展的产业基础和配套条件。新
中国成立以来,贵阳工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取得了较快的发
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工业规模迅速壮大,实力显著增强,生
产能力快速提高,逐步形成了以支柱产业为支撑、特色优势产业
为依托、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的门类较齐全、技术较先进的工业
体系;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贵阳以钢铁、有色、化工为代表的
原材料工业,以烟酒、医药、特色食品为代表的轻工业,以矿山
机械、交通设备、航空航天部件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以电子信
息、高端制造和新材料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均实现较快增
长,工业化进程显著加快,工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度进一步提高。
贵阳依托区位优势和政策、资金、人才、资源形成的综合优势,
不断提高产业集中度,延长产业链条,培育发展特色产业集群,
形成了一定的相互关联和支撑的产业配套优势。(重写,时间跨
度太大,增加数据支撑内容)
2.创新要素全省领先
贵阳是贵州省文化与科技的中心,拥有众多的高校、科研院
所和丰富的科技人才储备,多项科研成果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贵阳现有科技活动机构72 个,市属专业技术人员约6.3 万人,
其中中级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1.65 万人。全市有普通高等学校
10 所,在校学生5 万余人,理、工、农、医、文、师范、财经
14
类等专业齐全。以企业为主体、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中坚、产
学研结合的多层次、宽领域的技术创新体系已初步形成,全市拥
有高新技术企业132 家、国家级创新型企业5 家、省级创新型企
业45 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 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57 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8 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91 家、国
家重点实验室2 家、省级重点实验室36 家、国家级生产力促进
中心5 家、省级生产力促进中心30 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7 家、大学科技园2 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19 家、产业技术研
究院3 家,有效提升了贵阳市科技创新能力,加快了科技成果的
转化。
3.矿产资源储藏丰富
贵阳全市已探明矿种52 种,主要有煤、铁、硅、重晶石、
大理石、耐火粘土、铝钡土、磷、硫、汞等矿产资源。铝土矿保
有储量4.3 亿吨,占全国的五分之一,其中清镇市猫场铝土矿储
量1.5 亿吨,为国内著名特大型铝土矿。磷矿保有储量10.45 亿
吨,是全国三大磷矿基地之一。煤炭储量9 亿吨;铁矿2396 万
吨,硫铁矿2878 万吨,汞(金属量)2683 吨。
4.区位交通条件优越
贵阳市是连接华中、华南与西南的重要通道,是西南“三省
一市”南下出海的必经之地,是西南地区重要的陆路交通枢纽和
物流结点。贵阳市处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大湄公河次区域、
泛珠三角地区等平台强辐射区域,具备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
区位优势。贵阳拥有西南地区最大的贵阳南站编组货运枢纽和贵
15
阳北站高铁枢纽,川黔、湘黔、贵昆、黔桂和南昆5 条铁路干线
交汇,贵广、沪昆、渝黔、成贵等多条高速铁路的建设,将极大
缩短贵阳与西南其他省会城市、珠三角的时空距离。上海至瑞丽、
重庆至湛江的两条公路国道主干线穿越贵阳,与八条出境公路形
成放射状公路网络。4E 级国际机场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可满足
年旅客吞吐量1000 万人次,已开通32 条国内航线和香港、曼谷、
台北等国际航线,航班网络布局实现全国所有省会城市航班往返
全覆盖。贵阳已形成以两条国道,六条高等级公路及五条省道为
骨架的市域公路交通网络,省内城市快速铁路网即将建成,城市
轨道交通和环城高速铁路加快建设,城市交通条件不断改善。
5.生态环境优势突出
贵阳是最健康绿色、最原生态、最清爽宜人、最适合人居、
具有一流环境组合的城市。贵阳海拔在1100 米左右,属于亚热
带湿润温和型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为15℃,
夏季月平均温度在24℃左右,相对湿度在75%左右;全市森林
覆盖率高达47.78%,市郊绵延374 公里的环城森林绿带,每立
方厘米空气有1500 多个负氧离子,是全国紫外辐射属最少的地
区之一;市内南明河穿城而过,红枫湖、百花湖、阿哈水库、花
溪水库点缀其间,若干支流和小水库互联,山水相依。“上有天
堂,下有苏杭,气候宜人数贵阳”,贵阳先后荣膺“全国园林绿
化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日环境合作示范城市”
和全国首个“国家级森林城市”、“中国最佳避暑休闲城市”、
“中国避暑之都”等称号。(9·8 项目签约新闻发言材料描述)
16
(三)核心问题分析
1.从产业规模看,主导产业竞争力较弱导致工业高位增长缺
乏动力引擎
一是磷煤化工、铝加工等产业精深加工程度低,高附加值产
品较少,基本处于产业链的前端和价值链的低端,规模增长面临
瓶颈。磷煤化工和铝加工产业深加工能力不足,新增产能趋同化
和过剩倾向严重。精细化工产品发展缓慢,以磷为例,目前世界
磷化工产品已达250 余种,而贵阳仅有20 余种,且大多是初级
产品,产业链短、产业幅窄,加工度低,而且大多数产品在国内
产能严重过剩,企业长期低水平运行;二是装备制造链短、幅窄,
缺乏整机拉动型龙头企业。装备制造业尚未形成专业化的行业特
色,缺乏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核心企业,产品众多但关联性较低,
企业中间产品自制率高,机械工艺专业化协作水平低,严重制约
了贵阳装备制造业的产业规模做大;三是烟草和民族药等产业
“市场天花板”约束明显。贵阳烟草及民族药产业发展迅速,2012
年产值规模均超过百亿元,但细分市场容量有限,且2012 年增
速呈放缓趋势。受资源规模和产业发展阶段制约,短期内难以具
有打破市场天花板的能力。
2.从产业质量看,价值链层级“低端锁定”导致效益提升面
临增长困境
一是产业价值链层级较低。产业结构中高端产业产值占比较
低,2012 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不足工业增加值的1/8;二是工业
增加值率不高,产业分工处于微笑曲线的“谷底”。2012 年工
17
业综合增加值率仅为26.6%,产业盈利能力和发展水平低于成都、
武汉等中西部省会城市。行业内企业主要从事资源粗加工和加工
制造,产业价值链上游的设计、研发以及下游的服务、销售类企
业数量非常少;三是创新驱动的产业发展模式远未树立。2012
年贵阳市全社会R&D 为22.87 亿元,不到武汉的1/10、成都的1
/9;高新技术企业132 家,不到成都的1/5,而且缺乏龙头自主
品牌;获得专利总量5438 项,不到成都的1/9。
3.从产业载体看,县域经济布局凌乱导致产业发展未能形成
集群效应
一是产业空间布局不够合理,未能充分统筹资源条件、环境
承载、产业关联等因素。散乱无序、各自为战的产业布局导致资
源综合利用率较低,产业间及产业内部关联度较差,集聚效应较
弱;二是各区县市主导产业同质化严重。各区县市重点产业不突
出,主导产业特色不明显,产业同构现象较为严重;三是产业园
区建设滞后,未能发挥核心承载作用。贵阳市绝大多数产业园区
建设落后于西部核心城市重点园区平均水平,在规模总量、质量
效益、辐射带动等方面无法起到带动作用。即便是贵阳国家级高
新区和经开区,从工业总产值及工业增加值来看,除经开区工业
增加值略高于西部平均水平外,其余指标均大幅低于西部平均水
平;四是园区管理较落后,存在无序竞争和盲目投资情况。大量
同类产业的聚集和重复建设造成资源配置的紧张和浪费,也造成
各园区之间、行业之间、企业之间的相互激烈,造成大量资源的
浪费,不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
18
4.从产业定位看,现有特色产业需要更加符合国内外产业演
进趋势
一是当前六大主导产业需要针对国家产业定义进行重新调
整。国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有着清晰而明确的定义,贵阳当前的
六大主导产业或多或少皆可归入国家7 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范畴,
因此贵阳应该对当前主要产业进行重新梳理;二是当前主导产业
的内涵已经严重滞后于全球及国家产业及技术发展趋势。以磷煤
化工、铝加工为主导的材料产业未能符合新材料产业发展的趋
势,以工程机械、矿山机械为主的装备产业未能紧跟高端装备智
能化发展趋势,以民族药为重点的医药产业未能符合生物产业发
展趋势;三是需要超前谋划适合贵阳发展的增量产业方向。当前
主导产业无法支撑贵阳的工业高位增长目标,需要把握全球新一
轮产业及技术变革机遇,重新审视增量产业方向,突破原有的定
位局限。
三、发展战略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贵州省“工业强省”
战略的决策部署,紧扣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的目标,坚守
“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树立三种意识,以科技创新为引
领,以改革、开放、创新为动力,以中关村贵阳科技园为平台,
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要方向,坚
持“快、转、高”并举,全力打造贵阳经济升级版,加快构筑高
端、高效、高辐射的现代产业体系,为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奠
19
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生态优先,科学布局。按照《贵阳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
范城市规划(2012——2020 年)》、《贵阳市产业布局规划
(2013——2020 年)》,(高新技术发展意见)以中关村贵阳
科技园为统领,加快形成生态从严保护、空间合理布局、资源高
效利用、区域错位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格局。
——科技引领,创新驱动。强化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
着力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进一步强化企业的技术创新
主体地位,通过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有
机结合,在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实施一批重大技术创新项目,着
力提升产业自主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内外联动,区域合作。坚持内力和外力相结合,建立与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北部湾等经济区和长株潭城市
群的联系,尤其用好中关村要素,扩大对外开放,嫁接外部资源,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与省内市、州建立资源共享新机制,鼓励以
共建、托管等形式建设开发园区,联动贵安、带动黔中、服务全
省,实现区域互动、互补、互惠发展。
——突出特色,错位发展。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
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为主导,以占据产业链末端和
价值链高端为目标,在全市统一布局和规划的基础上,按照区县
功能定位原则,结合各自的优势和特点,确立产业发展重点,避
免同质化竞争,实现县域经济错位发展。
20
——平台统领,园区支撑。以中关村贵阳科技园统领全市产
业和园区发展,高标准建设园区基础设施,加快完善配套功能,
提升园区承载能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向园区集
聚,全力打造竞争力强、辐射面广的优势产业集群。(重新归纳)
(三)发展目标
加快集聚产业要素与创新资源,全力提升产业层次和优化产
业结构,到2020 年,将高新技术产业与现代制造业发展成为全
市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导力量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力量,将贵阳
打造成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重要基地。
1.产业发展目标
到2015 年,高新技术产业年均增长率达到35%,高新技术
产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提升到23%,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工业总
产值比重提升到50%;现代制造业年均增长率达到35%,现代制
造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提升到40%;力争培育形成3 个千
亿级产业集群。到2020 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突破1200 亿;
现代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000 亿,占工业增加值比重突破50%。
2.载体建设目标
加快园区开发建设进度,积极引导产业项目进入园区集聚发
展,空间开发格局更加优化;到2015 年,力争培育形成1 个千
亿级产业园区,全市产业园区全部实现“九通一平”、达到省级
一类园区标准,园区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80%以上;
到2020 年,力争培育形成3 个千亿级产业园区;园区工业总产
值占工业总产值的90%以上。
21
3.企业培育目标(科技创新目标)
到2015 年,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0 家,全社会R&D 投入
占GDP 的比重达2%,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8%以上。到2020 年,
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0 家,产业集群加速扩大,产业链
逐步完善。
4.人才集聚目标
到2015 年,力争引进10 支左右掌握国际领先技术、引领产
业发展的海外创新创业人才团队、100 支左右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1000 名以上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建设省级创新团队30 个以上。到2020 年,力争研发人才达到4
万人以上,国家级专家、行业领军人才、博士和其他高层次人才
分别达到20 人、100 人、1000 人和10000 人,人才贡献率达到
40%。
四、发展思路与方向
(一)发展思路(增加高新技术产业的思路)
1.以发展现代制造业为核心壮大产业规模
以发展现代制造业为核心壮大产业规模是贵阳市产业转型
升级的首要任务。目前贵阳市在产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等方面
与先进省会城市比较尚有较大差距,要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和跨
越式发展,壮大产业规模仍然是首要任务。相比服务业,制造业
单体企业产值贡献大、产业链带动能力强,因而大力发展现代制
造业快速壮大产业规模是必经之路。近期可在新型电子元器件、
锂离子电池、航空航天材料、现代中药和民族药、生物基材料和
22
航空航天技术产业等取得重大突破;中期可在卫星导航及汽车电
子、数字视听与数字家庭产品、信息处理材料、轨道交通材料和
贵阳市汽车及其零部件产业等谋求有效突破;远期可在环保产品
产业等实现突破。
2.以占领价值链高端为导向提升质量效益
以占领价值链高端为导向提升质量效益是贵阳市产业转型
升级的核心任务。目前贵阳市主导产业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尚处
于微笑曲线中低端环节,“工业投入产出比”及“每平方公里收
益”等主要效益指标远低于先进地区水平。从产业供应链向产业
价值链跃迁,力争在全球产业分工中走向价值链高端环节,是贵
阳市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任务,也是有效提升整体产业发展
质量和效益的一条捷径。近期可大力扶持创新创业型企业和高成
长性企业发展壮大,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中期可帮助龙头型
高科技公司做强做大,以此带动一批创新型产业集群;远期可通
过打造优势产业联盟,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抢占全球产业链制高点。
3.以塑造明星产业集群为手段提高产业层级
以塑造明星产业集群为手段提高产业层级是贵阳市产业转
型升级的根本任务。目前贵阳市磷煤化工、铝及铝加工、中药及
民族药、现代食品等产业虽然具有一定影响力,但在打造明星级、
支柱型产业集群方面与国内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产业影响力和品牌知名度不仅彰显区域产业地位和层级,也是区
域产业成熟和文化厚重的重要标志。近期可实施品牌提升战略,
23
促进资源要素向优势品牌企业聚集,鼓励推动优势企业参与国
际、国内及行业标准制定,形成行业性影响力;中期可实施品牌
整合和企业并购重组,形成一批高端品牌产品、企业和产业集群,
形成区域性竞争力;远期可集中优势资源培育一批行业领军型本
土企业和自主品牌,积极参与产业全球性竞争并引领全球产业风
向,形成全球性话语权。
(二)发展方向
1.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
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是推动贵阳市实
现产业结构调整、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抓手,是推动转变经济发
展方式,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根据贵阳市产业基础条件和产
业市场容量,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新材料
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等领域。
(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
地位,未来市场空间巨大,其所依托的信息产业增加值、对GDP
的贡献及其在高技术产业中的比重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占有很
大的比例,同时通过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对
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可分为下一代信息网络产业、电子核心基础产业、高端软件和新
兴信息服务产业等重点领域。从产业吸引力和产业粘合度两大类
维度对上述三个重点领域进行评价,获取产业发展综合指标如表
所示,贵州发展下一代信息网络产业、电子核心基础产业具有很
24
高的产业吸引力和产业粘合度,高端软件和新兴信息服务产业产
业基础稍显薄弱,但产业吸引力极强。根据综合指标得分权重选
定下一代信息网络产业、电子核心基础产业和高端软件和新兴信
息服务产业作为重点领域。结合贵阳市产业特性,分别对上述重
点领域进行更进一步精细化筛选,重点考虑资源禀赋、比较优势
和已有产业基础等因素,根据存量发展和增量发展两个维度,依
次选择各重点领域的着力环节。
贵阳市应把握信息技术升级换代和产业融合发展机遇,加快
建设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信息网络,推动“三网”
融合发展,依托国家(贵阳)片式元件产业园、贵阳国家高新技
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电子元器件产业化基地、贵阳高新信息产业园
和国家级火炬软件园及贵阳市研发机构、高校等,大力推进物联
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研发和应
用推广,推进信息技术创新、新兴应用拓展和网络建设的互动结
合,创新产业组织模式,培育新兴服务业态,将新一代信息技术
产业打造为贵阳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支撑。
表1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重点
重点领域重点环节主攻方向重点企业引培定位
新一代信
息技术产

下一代信
息网络
移动互联网
奇虎、优视、小米科
技、百度、腾讯
重点引进
下一代通信网

赛尔网络、清华紫光、
清华比威、天地超云、
曙光、浪潮、云创存
储、华为
重点引进
大数据基础设
施及数据分析
应用
中兴通讯、亚马逊
甲骨文、易安信、人
大金仓、中科方德
重点引进
25
电子核心
基础产业
数字视听与数
字家庭产品
振华集团、航天电子、
华旭汽车电子、贵航
汽车零部件、永青仪
电科技、贵州达沃斯、
新天光电
重点培育
新型电子元器

北京神州龙芯重点引进
卫星导航及汽
车电子
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
集团、合众思壮、好
帮手、航盛电子
重点引进
高端软件
与科技服
务业
工业软件和以
云计算、大数
据、移动互联网
为代表的高端
软件
北京云基地、中科院
软件研究所、普天通
信、东软、神州数码、
航天长峰
重点引进
——下一代信息网络产业。综合考虑政策导向、技术发展趋
势、市场容量、产业布局等因素,下一代信息网络产业优先发展
IPV6 设备及应用、新一代信息终端设备(移动终端)和信息网
络安全防护设备。重点关注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发展,以基于“云
+端”的创新发展模式抢抓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机遇,优先发展
移动智能终端制造、移动云服务产业,长期培育移动终端零部件
制造,移动数字内容产业;推进全市范围内的4G 通信建设,依
托与大唐通信战略合作契机,优先布局无线配套设备,中长期发
展主设备生产制造传输设备等领域;推动大数据备份中心、云计
算技术应用中心建设,促进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的研发和示
范应用,鼓励企业发展针对云计算、物联网的软件和系统集成相
关项目;强化网络信息安全和应急通信能力建设,加速新一代高
清智能安防、信息安全等领域产业化进程。
——电子核心基础产业。在电子核心基础产业领域,贵阳以
电子元器件、电子原材料、视听产品、汽车电子和通讯设备为主
26
的电子信息制造业已初具规模。结合现有基础和未来技术和产业
发展方向,重点发展数字视听与数字家庭产品、新型电子元器件、
卫星导航元器件。其中数字视听与数字家庭产品结合新一代信息
技术产业重点发展超薄、网络多媒体、节能环保、新型人机交互
等新技术应用产品。新型电子元器件产业要加速电子磷、高纯铝、
高纯镓等信息材料的加工技术突破和成果产业化转换,重点开展
铝电解电容器、薄膜电容器、MEMS 传感器、片式电阻电感、高
性能电连接器等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与此同时,加快贵阳市卫星
导航元器件及汽车电子产业融合发展。瞄准黔中经济区、西南地
区等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趋势,结合本区域,抢位发展市场前景
广、产业成长性好、产品技术高端的产业领域。重点选择车载娱
乐影音系统、车载导航仪、行车记录仪、汽车防盗产品和便携式
导航设备等。
——高端软件业与信息服务业。贵阳作为全省科技资源的集
聚地,高端软件和新兴服务产业也是未来发展重点。依托国家级
火炬软件园及高校等研发机构,重点发展应用型及先导型的高端
软件细分领域,以支撑我市信息产业发展为核心目标,围绕传统
工业转型升级的巨大需求,重点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化工、
医药、食品、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工业软件和行业解决方案,
提升对生产的支撑能力;抓住“两化融合”有利时机,紧密结合
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大力发展面向企业研发设计、生产自动化、
流程管理等环节的工业软件、嵌入式软件以及解决方案等,推动
其在机械、化工、汽车、电力等传统产业的大量应用;在贵阳云
27
计算、移动互联网产业硬件及基础设施建设基础上,大力发展政
府、电信、教育、金融、石油石化和电力等行业的云计算应用软
件,重点培育平台级及安全防护类移动互联网软件;加快建设贵
阳软件产业基地,不断完善软件开发过程和产业发展环境,建设
公共服务平台,为软件企业提供完善的专业服务,努力培育一批
行业龙头企业,增强引领示范作用。
表2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路线
时间节点2015 年2020 年
发展目标建设一批下一代互联网
(IPV6)、4G 通信设备、移动互
联网、物联网、云计算、新型
电子元器件、高端软件示范项
目;移动互联网产业链加快垂
直整合,形成西南地区重要的
移动智能终端制造基地,国内
领先的移动云服务基地;
形成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龙头
企业,智慧城市建设有效实施,
商业应用有效拓展。高端新型
元器件基本实现代替进口,设
计及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在行
业内具有较大影响。
重大行动创新能力建设: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新型元器件
等领域建设一批创新平台,加快信息技术服务产业共性技术、
测试认证、技术标准等公共技术支撑平台建设;推进新一代信
息技术产业领域的研究院建设;
关键技术开发:集中建设云计算平台、智能终端平台、以软件
开发为支撑推进三网融合,加快云计算和智慧城市建设,构建
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信息交互平台;组织实施重大科技攻
关计划,加快互联网、云计算产业重大公益技术、共性技术、
关键技术及装备的研发;加强在光电子器件、4G 产业关键元器
件等领域的合作攻关;
产业化: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云计算和物联网,
促进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支持加快以龙头企业为依托的新型元
器件基地建设;加快4G 产业无线配套设备、射频器件等产品的
产业化;
推进时序近期2013-2015 年:重点发展移动互联网、移动终端、新型电
子元器件
中期2015-2017 年:重点发展卫星导航及汽车电子、数字视听
与数字家庭产品
远期2017-2020 年:重点发展下一代通信网络产业、工业软件
和以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高端软件
载体建设重点建设贵阳高新信息产业园、国家(贵阳)片式元件产业园、
28
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电子元器件产业化基地、经
开区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和国家级火炬软件园
(2)新材料产业
与传统材料相比,新材料产业具有技术高度密集,研究与开
发投入高,产品的附加值高,生产与市场的国际性强,以及应用
范围广,发展前景好等特点,我国将其定义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
业之一,到2020 年成为重要的国民经济先导产业。综合考虑贵
阳的矿产资源丰富、能源优势突出、材料工业基础雄厚等因素,
应重点发展新材料产业,将其打造成贵阳市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从产业吸引力和产业粘合度两大类维度对上述三个重点领域进
行评价,获取产业发展综合指标如表所示,高新能金属及合金材
料、电子功能材料和新能源材料等领域具有很高的产业吸引力和
产业粘合度。根据综合指标得分权重选定高新能金属及合金材
料、电子功能材料和新能源材料产业作为重点领域。结合贵阳市
产业特性,分别对上述重点领域进行更进一步精细化筛选,重点
考虑资源禀赋、比较优势和已有产业基础等因素,根据存量发展
和增量发展两个维度,依次选择各重点领域的着力环节。
表3 新材料产业发展重点
重点领域重点环节主攻方向重点企业引培定位
新材料产

高性能金
属及合金
材料
航空航天材
料、轨道交通
材料和汽车轻
量化材料
贵州华科铝材料工程
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贵州铝厂、贵州广铝、
中铝、贵阳特殊钢有
限公司、中磨达磨料
磨具有限公司、贵阳
铝镁设计研究院等单

重点培育
29
宝钛股份、亚太科技、
云海金属等上市企业
重点引进
电子功能
材料
信息处理材料
贵州振华半导体、贵
阳顺络迅达等企业重点培育
重点引进贵研铂业、
云南锗业等企业,着力
补齐半导体材料产业

重点引进
新能源材

锂离子电池
贵州振华新材料、安
达磷化工等企业
重点培育
天齐锂业、赣锋锂业
等企业
重点引进
——高性能金属及合金材料。贵阳具有丰富的磷、煤、铝、
锰、钛等金属和矿产资源,因此选择具有一定产业基础的航空航
天材料、轨道交通材料和汽车轻量化材料等领域作为存量着力环
节。通过优化贵阳高性能金属及合金材料等产业结构,重点扶持
一批本地龙头企业,引进国内外在高性能铝合金、高性能镁合金、
高速铁路用特种钢材等领域内的领军企业,逐步将贵阳市打造成
为国内重要的高性能金属及合金材料研发与产业化基地,全面提
升贵阳市新材料产业水平。
——电子功能材料。依托“国家(贵阳)片式元件产业园”
和“贵阳国家电子元器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的产业基础,将
信息处理材料作为存量着力环节,重点发展新型电路基材、电子
浆料、封装材料、电子级磷酸,高纯三氯氧磷、钛酸钡、钛等电
30
子功能材料研发及应用,重点突破微型电感、超级电容、新型片
式电子元器件关键材料及制品规模化生产技术等。
——新能源材料。贵州省拥有丰富的锂离子动力及储能电池
生产所需的磷、锰等矿产资源。贵州振华新材料在锰酸锂、钴酸
锂和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动力电池的制备技术上具有一定优势。
因此选择锂动力电池作为存量着力环节,重点发展电动汽车锂离
子动力电池、风光电储能用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膜材料和其他高分子聚合物材料、蓝宝石材料、大规
模射频蓝宝石-硅集成电路的衬底等,提高新能源材料产业技术
和装备水平,提升传统磷煤化工产业附加值。
表4 新材料产业发展路线
时间节点2015 年2020 年
发展目标初步形成“研发-中试-成果转
化-产业化”创新链,打造一批
新材料领域的品牌产品,大力
培育发展以新材料产品开发和
生产为主的高新技术企业,形
成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特色产
业集群。
建成以高强度铝合金、钛合金、
锰合金、镁合金、新型改性聚
合物、纳米材料及其改性材料、
精细煤化工、精细磷化工为重
点的国家新材料产业基地。
重大行动创新能力建设:建立和完善金属(铝、钛、锰、镁)及合金材
料、纳米材料制备及改性应用、高性能改性聚合物复合材料、
新能源材料、锂离子电池材料和其他电子信息材料等领域的关
键共性技术研发、分析测试、检验检测、信息服务、推广应用
等专业服务平台。
关键技术开发:重点开展以下新材料的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新
产品研发和产业化;磷煤化工和植物化工新材料等化工材料,
高新能聚合物复合改性材料等聚合物材料,新型电子元器件、
平板电器等元器件关键材料、
产业集聚:选择基础条件较好的开阳及息烽磷煤化工基地、清
镇铝加工基地、贵阳高新区、贵阳经开区等工业园区,推动科技、
产业资源向园区聚集,力争建成具有重要影响的区域特色产业
园区
推进时序近期2013-2015 年:重点发展锂离子电池、航空航天材料
中期2015-2017 年:重点发展信息处理材料、轨道交通材料
31
远期2017-2020 年:重点发展汽车轻量化材料
载体建设重点建设麦架-沙文高新技术产业园、贵阳经开区、贵阳高新信
息产业园、息烽磷煤化工生态工业基地、白云铝精深加工产业
园、开阳磷煤化工生态工业示范基地、修文产业园和清镇经开
区等载体
(3)生物产业
生物产业是典型的绿色GDP 领航产业,有利于贵阳市加快转
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可持续性增长,更好地带动贵阳市经
济跨越增长。生物产业涉及农业、工业和流通等领域,产业链长,
附加值高;以再生性生物资源为主要原料,具有很强的渗透性、
带动性和高成长性,同时具备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双重特征。
加快培育生物产业,对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保护生态环境,促进
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生物产业可分为生物医药
产业、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制造等领域。从产业吸引力和产业粘
合度两大类维度对上述三个重点领域进行评价,获取产业发展综
合指标如表所示,贵州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具有很高的产业吸引力
和产业粘合度,生物医学工程和生物制造产业基础稍显薄弱,但
产业吸引力较强。根据综合指标得分权重选定生物医药与生物医
学工程和生物制造产业作为重点领域。结合贵阳市产业特性,分
别对上述重点领域进行更进一步精细化筛选,重点考虑资源禀
赋、比较优势和已有产业基础等因素,根据存量发展和增量发展
两个维度,依次选择各重点领域的着力环节。
表5 生物产业发展重点
重点领域重点环节主攻方向重点企业引培定位
生物产业
生物医药
产业
现代中药和民
族药
贵州益佰、同济堂、
威门药业、健兴药业、
维康药业、拜特药业
重点培育
32
生物技术药
物、
安进、强生、辉瑞、
赛诺菲—安万特、罗
氏、北京金豪、双鹭
药业、诺斯兰德、圣
剂堂制药
重点引进
疫苗产业
勃林格殷格翰、拜耳、
北京天坛生物制药、
北大未名生物工程集
团、中牧股份、万泰
生物
重点引进
单克隆抗体药

罗氏制药、默克、诺
华、安进、强生、葛
兰素史克、美恩生物、
中生集团、兰生国健、
上海亚联、海正药业、
北京百泰生物
重点引进
生物制造
生物基材料
贵州侨联香料厂、贵
阳香精厂、贵阳基志
香料厂
重点培育
生物化工产品
中粮生物化学、浙江
升华拜克、生工生物
重点引进
特殊发酵产品
与生物过程装

诺维信、杰能科、天
野公司
重点引进
——生物医药与生物医学工程。依托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和悠
久的民族医药文化,贵阳市已形成了现代中药与民族药为主体的
特色医药产业集群,因此坚持将现代中药与民族药作为存量的着
力环节,鼓励以地方天麻、杜仲、刺梨等特色资源开发的保健品,
打造“生态药都”产业品牌;同时以新兴生物技术药物、新型疫
苗、创新化学药及新制剂、生物医药服务以及高科技含量的生物
医学工程产品作为增量着力环节。引进国药集团,整合医药产业
存量,加快做大产业规模,重点扶持贵州益佰、同济堂等一批企
业发展,加快国药贵阳骨科中药生产基地、朗致胶囊GMP 生产基
地、富丽华保健药品生产基地建设。重点引进强生、辉瑞、天坛
33
生物、北大未名生物等企业,加快生物技术药物、新型疫苗、创
新化学药及新制剂、生物医药服务以及高科技含量的生物医学工
程产业发展,完善生物医药产业总体布局。
——生物制造。贵州省拥有丰富的香料资源和农产品资源,
因此选择已有产业基础的生物基材料作为存量环节,选择具有广
阔市场前景的生物化工产品和特殊发酵产品与生物过程装备等
作为增量环节。生物基材料方向重点扶持贵州侨联香料厂等企
业,发展生物高分子聚合物、生物基单体原料聚合物、生物质加
工材料、分子材料聚乳酸、生物乙烯等生物基材料产品。贵阳的
资源型产业和食品工业是生物化工产品和特殊发酵产业与生物
过程装备产业发展的基础,加快勤邦生物食品安全监测设备生产
基地建设,重点引进中粮生物化学、诺维信、杰能科等企业,利
用生物制造高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工业。
表6 生物产业发展路线
时间节点2015 年2020 年
发展目标基本形成以现代中药、民族药
为代表的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
原创性新药开发平台;生物制
造技术能力明显提升,生物基
产品在工业化学品中的比重大
幅提高,生物催化等新工艺在
制药、食品及饲料、化工、材
料、能源以及采矿等行业大量
应用并产生重大影响。
形成以现代科技为支撑,以企
业为主导的中药,民族药新药
及化学新药创新体系;形成生
物基材料和生物工艺的产业化
发展能力;生物发酵技术和产
值达到国内中等以上水平。
重大行动创新体系建设:建成全市的中药、民族药资源库特别是药用植
物、动物、微生物及矿物等资源库;以现代中药、民族药及化
学药品的新药研究、基因重组药物、新型疫苗及抗体药物、微
生物来源药物等为重点,依托优势企业建设完善产学研紧密结
合的新药研发平台,提升现代中药、民族药研制关键技术和新
型制药装备的水平;
关键技术开发:鼓励争取国家新药重大专项项目,加快肝炎、
34
艾滋病、肺结核等重大传染病及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
尿病等重大疾病防治的创新药物研究;设立先进生物制造科技
专项,突破生物基原材料规模化生产工艺、非粮原料转化、工
程菌开发等关键技术,开发适用于制药、食品及饲料、化工、
材料、能源以及采矿等行业的生物酶法生产工艺。
产业化:促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技术、新
型中药饮片、现代中药与民族药、化学药品、疫苗、抗体药物、
保健品的产业化;推动现代中药、民族药产品进入国内及国际
主流市场;优化布局,鼓励优势企业兼并重组,促进品种、技
术等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
推进时序近期2013-2015 年:重点发展现代中药和民族药、生物基材料
中期2015-2017 年:重点发展疫苗产业、单克隆抗体药物、生
物化工产品
远期2017-2020 年:重点发展生物技术药物、特殊发酵产品与
生物过程装备
载体建设重点建设修文产业园、云岩产业园、乌当医药食品新型产业园、
白云生物医药绿色食品产业园、同济堂现代中药生产基地、勤
邦检测装备与生物试剂国际产业园。
(4)节能环保产业
由于西部地区在土地资源和劳动力成本等方面的优势,未来
节能环保产业向西部转移是产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西部地区
的污水处理、大气治理、固废处理等公共环保事业将在国家节能
环保政策和东部相关节能环保技术的支持下逐渐发展起来。贵州
具有资源和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在节能环保产业转移过程中
具有承接优势。同时贵阳大力推进工业生态化发展路径,节能、
资源循环利用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作为省会城市贵阳有
望凭借科研、资金、区位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建设成为中西部节
能环保产业成功对接的示范城市,力争将贵阳建成中国节能环保
产业高地。节能环保产业一般可分为高效节能产业、先进环保产
业、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等重点领域。从产业吸引力和产业粘合度
两大类维度对上述三个重点领域进行评价,获取产业发展综合指
标,根据综合指标得分权重依次筛选出高新区新时期产业发展的
35
重点领域。根据筛选结果,选定高效节能产业、资源循环利用产
业和先进环保产业作为重点领域。
表7 节能环保产业发展重点
重点领域重点环节主攻方向重点企业引培定位
节能环保
产业
高效节能
产业
高效节能锅炉
窑炉、余热余
压利用、节能
服务产业
神雾热能、利德华福、
天立环保、明诚技术、
北京合康亿盛变频科

重点引进
中电振华、黎阳天翔、
詹阳重工
重点培育
资源循环
利用产业
大宗工业固体
废物综合利
用,汽车零部
件及机电产品
再制造、再生
资源回收等
龙源技术、国电清新、
龙净环保、桑德环境、
雪迪龙
重点引进
开磷集团、中鼎环保
科技、华能焦化、安达、
詹阳重工、贵阳海信、
中联重科、贵航、奇瑞
控股、海尔集团、格力
空调、贵州物联集团、
贵州机电集团
重点培育
先进环保
产业
环保设备高新
技术的自主创
新研究和制造
成智重工、开磷集团、
林泉机电、绿地环保、
永安电机、贵州绿色
环保设备工程有限责
任公司、贵州黎阳天
翔科技有限公司、贵
州汇通华城楼宇
重点培育
——高效节能产业。贵阳在高效节能电器、高效节能技术和
装备、高效照明及系统、用能系统优化、节能管理与服务等方面
具有一定产业基础,依托中电振华、黎阳天翔、詹阳重工等企业,
继续做大存量环节的高效节能技术和装备产业规模,新增具有较
大市场容量的高效节能锅炉窑炉、余热余压余气利用作为增量着
力环节。重点引进神雾热能、利德华福、天立环保等企业,推进
高效节能锅炉窑炉、余热余压利用、节能服务产业的从无到有,
36
从有到强。
——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贵阳是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具
有大力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条件和基础,聚焦共伴生矿产资
源、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等环节作为增量
着力环节,重点解决共性关键技术的示范推广,不再新增其他基
础较弱的增量产业。依托开磷集团、中鼎环保科技等龙头企业,
积极推进大宗工业废弃物的规模化、资源化利用;依托詹阳重工、
贵阳海信、中联重科、贵航等企业,推动汽车零部件及机电产品
再制造,再生资源回收,加快沃尔沃建筑设备再制造基地和恒固
中兴矿渣微粉循环经济生产线建设。重点引进桑德环境、同方环
境、绿创环保等企业补齐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链缺失的关键环节。
——先进环保产业。贵阳在水污染处理、固体废物处理等领
域拥有一批骨干企业,因此选择具有一定产业基础和极大市场空
间的水污染防治和固废处理作为存量着力环节,新增具有极大市
场潜力的大气治理、环保产品、环保服务领域作为增量着力环节。
依托成智重工、汇通华城等企业整合存量,重点发展污水、垃圾
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治理、土壤修复、监测设备等技术和设备。
引进龙源技术、国电清新、雪迪龙、聚光科技等企业,推进贵阳
脱硫脱硝、环保材料、环保药剂、环保服务等产业发展;加强与
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光大国际、宝莫股份等企业合作,研发
和生产大气污染防治成套设备。
表8 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路线
时间节点2015 年2020 年
发展目标重大节能技术装备得到推广应形成符合我市情况的节能技
37
用,主要终端用能产品能耗达
到国内先进水品,高效节能产
品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突破
一批环保产业技术瓶颈,形成
一批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骨干
企业
术装备和产品体系,主要节能
装备、主要行业的单位产出能
耗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重
点领域环保技术及装备达到
国内先进水平,环保装备标准
化、系列化、成套化水平显著
提高,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
序的环保产业市场和环境服
务体系
重大行动关键技术开发:重点开发高压变频调速、稀土永磁无铁芯电机
等电机节能技术,节能变压器、蓄热式高温空气燃烧、等离子
点火等高效锅炉窑炉技术,螺杆膨胀机(中低品位余热余压利
用技术)、能源优化技术、建筑节能技术、交通节能技术、汽
油直喷技术等;重点开发水环境修复及再生循环利用等
产业化:开展重点节能技术示范、产品产业化及推广应用,实
施节能重大技术与装备产业化工程;重点支持复合反渗透膜、
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重金属污染防治、土壤修复等关键技术
与设备产业化,实施先进环保产品和技术装备产业化工程;推
行环保产业化示范试点,示范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形成一批拥
有自主核心技术的骨干企业,引导创建比较优势明显、产业配
套完善、有序集聚发展的先进环保产业基地
推进时序近期2013-2015 年:重点发展高效节能锅炉窑炉、大宗工业固
体废物综合利用和节能服务产业
中期2015-2017 年:重点发展余热余压利用、再生资源回收
远期2017-2020 年:汽车零部件及机电产品再制造、环保设备
高新技术的自主创新研究和制造
载体建设重点建设小河-孟关装备制造业生态工业园、贵州环保产业园、
息烽磷煤化工生态工业基地和开阳磷煤化工生态工业基地
2.以先进制造技术为特征的现代制造业
贵阳发展现代制造业比较优势明显,两大核心载体贵阳国家
经济技术开发区、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已集聚了一批高
端装备制造企业和大量先进装备制造企业,已初步形成以航空航
天装备为特色,以智能制造及数控装备、工程机械及能矿装备为
重点,以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轨道交通装备及关键零部件
为新增长点,以装备制造工艺和基础件为支撑,军民融合发展的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格局。拟重点发展航空航天制造、汽车制造、
38
轨道交通制造和智能制造四大领域。
(1)航空航天制造
在航空航天领域,贵阳市基本上形成了以经开区为中心的,
以航空发动机、飞机相关零部件制造为主的产业结构,形成了航
空零部件产业优势,因此应重点培育航空发动机及零部件产业,
在现有基础上紧跟加工工艺、设计和优化等技术趋势,提升零部
件等配套产品品质,巩固现有优势。此外,综合考虑政策导向、
航空航天技术发展趋势、市场容量、产业布局等因素,选择引进
通用飞机、航空维修等来完善航空航天产业链。
表9 航空航天制造发展重点
重点领域重点环节主攻方向重点企业引培定位
航空航天
制造
航空发动
机及零部
件制造
提升零部件等
配套产品品
质,扩大航空
发动机零部件
转包生产规模
黎阳航空发动机、贵
阳航空电机、中国航
空工业标准件制造
重点培育
美国霍尼韦尔、普惠
发动机
重点引进
通用航空
无人机、高端公
务机整机、高集
成度通用航空
通信导航监视
系统、飞行控制
系统等航空电
子设备与系统
研发及产业化
中国民用飞机开发公
司、北京家乐通达科
技有限公司
重点引进
航空维修航空维修
厦门太古飞机维修工
程有限公司、GE 发动
机服务公司、摩天宇
航空发动机维修有限
公司
重点引进
航天和宇
航产品制

航天和宇航领
域电子产品
贵阳航天林泉科技有
限公司、贵州航天电
器股份有限公司、振
华新
重点培育
39
航天科技、航天科工、
中电集团
重点引进
卫星配套
零部件制

小容量单一压
力容器氢镍电
池组、宇航服特
种电池、精密微
特电机、二次电
源、继电器、电
连接器、电爆
阀、谐波齿轮传
动装置等高科
技产品
中国卫星、北斗星通、
航天机电
重点引进
——航空发动机及零部件制造。依托经开区已有的航空发动
机及零部件制造优势,紧跟加工工艺、设计和优化等技术趋势,
提升零部件等配套产品品质。依托贵阳综合保税区,扩大航空发
动机零部件转包生产规模,巩固现有优势。
——通用航空。依托贵州双龙临空经济区和经开区,打造集
通用飞机制造、维修、服务、运营为一体的通用航空产业链。重
点支持无人机、高端公务机整机的研发与制造,力争进入国产大
飞机、航空发动机重大专项,扩大为国产大飞机配套规模。支持
高集成度通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系统、飞行控制系统等航空电子
设备与系统研发及产业化。大力发展通航运营、维修服务产业。
——航空维修。结合贵州双龙临空经济区建设契机,选择航
空维修来作为增量着力环节。
——航天和宇航产品制造。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061 基地、
中电振华为主体,完善军民结合产业集群,大力开发航天和宇航
领域电子产品,实现航天高科技民用产品产业化,努力建设航天
产品重要的零部件科研生产基地。
——卫星配套零部件制造。围绕“载人航天工程”、“探月
40
工程”、民用卫星、运载火箭等零部件的科技需求,借助中关村
在卫星应用领域的技术优势,重点研发小容量单一压力容器氢镍
电池组、宇航服特种电池、精密微特电机、二次电源、继电器、
电连接器、电爆阀、谐波齿轮传动装置等高科技产品。
表10 航空航天制造业发展路线
时间节点2015 年2020 年
发展目标30 座级涡浆多用途飞机、支线
飞机、无人机研制和应用实现
全面突破。初步形成具有国内
先进水平的航天航空产品研发
和生产体系,形成航天航空器
关键零部件的研发、生产与维
修能力。
航天航空飞行器实现系列化与
批量生产;航天航空装备在研
发、生产与维护服务领域形成
国内竞争优势。
重大行动创新能力建设:依托现有航天航空装备制造基地,进一步完善
民用航空航天飞行器创新体系,重点推进航空发动机研发与飞
机维修服务能力建设,提升我市飞机整机、飞机关键部件、飞
机试验、地面保障系统产业化能力。
关键技术开发:开展航空发动机关键技术、飞机总体设计与试
验技术、航空新材料及零部件制造、航空航天机载设备技术、
飞行器定位导航与通信技术、地面保障系统、飞机检测与维护
服务配套技术等的研发。
产业化:推动30 座级通用飞机、支线飞机与无人机、教练机与
航天器的批量生产,推进航空发动机、飞行器机载电子设备、
精密导航与定位系统、航空新材料应用与飞行器关键元器件的
产业化。
推进时序近期2013-2015 年:加快军用航空航天技术产业转化,促进军
民融合发展。
中期2015-2017 年:本地龙头企业扶持,重点配套企业引进,
完善航空航天产业链。
远期2017-2020 年:产业链与技术全面升级。
载体建设以Ο一一、Ο六一、Ο八三基地为核心,重点建设贵阳高新技
术产业开发区和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
(2)轨道交通制造
轨道交通制造主要依托本地龙头企业,引进、发展城轨(地
铁、轻轨)整车生产制造、机电设备制造及维修技术,做大铁路
货车车辆、配件制造及维修产业,积极争取铁路专用设备、配件
41
企业在贵阳设厂,完善轨道交通产业链条,做大本地轨道交通配
套市场,打造国内铁路运输“重载提速”机车车辆配件的重要生
产基地。加强轨道交通车辆系统集成技术研发,积极发展新型城
轨装备和新型服务保障装备,组织轨道交通装备关键系统攻关,
争取建成国内领先地位的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制造及维修基地。
——城市轨道车辆及配件制造。选择城市轨道车辆及配件制
造作为增量着力环节,重点突破整车关键零部件、通信与信号、
安全保障与运营服务等关键技术。“十二五”期间,省内外高
铁及城轨等轨道交通重大项目及基础设施建设带来了数千亿的
市场前景,而整车制造在其中所占的份额又最为突出,所以将城
市轨道车辆制造作为重点发展方向。
——铁路专用设备、配件制造。以本地铁路专用设计、配件
制造优势资源为基础,积极培育一批本地龙头企业,引进行业领
先企业,重点发展铁路专用设备、配件制造,以完善轨道交通车
辆、机电设备及配套产品链为目标,将贵阳打造成为全国知名的
铁路专用设备、配件制造中心。
表11 轨道交通制造发展重点
重点领域重点环节主攻方向重点企业引培定位
轨道交通
制造
铁路专用
设备、配
件制造
铁路专用设
备、配件
南方汇通、贵阳普天
和贵州汇新科技
重点培育
辉煌科技、鼎汉技术、
晋西车轴
重点引进
铁路专用
设备、配

整车关键零部
件、通信与信
号、安全保障
与运营服务等
南车株洲电力机车、
湘潭电机厂、交控科

重点引进
42
表12 轨道交通制造业发展路线
时间节点2015 年2020 年
发展目标围绕国家轨道交通装备发展的
总体目标,结合我省实际,掌
握高铁配套基础件的材料、设
计与制造技术,建成面向高铁
车辆的组、修、配服务体系。
面向高铁基础件配套形成产业
化规模,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
先。
重大行动创新能力建设:结合大型、精密铸锻需求,重点建设铸锻公共
服务平台。
关键技术开发:积极开展铸钢轮对铸锻件数字化设计技术、精
密模锻技术与锻模数字化设计制造、高效节能先进铸造工艺、
专用工装夹具设计及制造技术等的研究开发。
产业化:大力发展材料与装备制造相结合的关键共性技术,突
破新型材料技术、材料加工技术的产业化瓶颈,在高速铁路铸
钢轮对、重载高速列车车轴用钢、粉末冶金闸瓦、高速重载货
车及其配套的转向架、高速列车用螺旋弹簧钢系列及弹簧系列
等领域开展产业化应用。
推进时序近期2013-2015 年:依托南方汇通、贵阳普天等龙头企业,引进、
发展新兴技术,完善产业链条。
中期2015-2017 年:加强轨道交通车辆系统集成技术研发,集
聚城市轨道产业配套企业。
远期2017-2020 年:加快集成创新和自主创新,增强产业基地
核心竞争力,把贵阳建设成为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轨道交通产业
集聚区之一。
载体建设重点建设贵阳高新技术开发区、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
(3)汽车制造
在汽车及零部件领域,贵阳已基本形成了以客车、卫生及消
防专用车整车制造和汽车关键零部件生产及再制造为重点的产
业结构。着力突破甲醇汽车、纯电动客车、二甲醚重型载货汽车
及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等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重点发展乘用
车、商务车、载货汽车和专用车制造。重点开展汽车整车产业技
术创新,提升整车企业的产品开发水平和开发效率;优先发展锂
离子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电控系统及中大型储能电池等关键部
43
件的产业化,加强新能源汽车配套装置、试验检测系统平台及充
换电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布局新能源汽车领域;开发汽车电子及
智能型控制系统,完善零部件配套体系。
——汽车整车及关键零部件制造。据统计,过去15 年间,
乘用车市场销量增长了15.2 倍,而商用车销量增长仅为7.8 倍,
乘用车已成为最具发展潜力的汽车领域。考虑到汽车整车及零部
件制造领域贵阳已有较好基础,基本上形成了以经开区为中心的
客车整车、垃圾自卸车等整车集群。因此,将乘用车、专用车、
特种车整车制造及汽车零部件作为存量发展重点,加快推进汽车
零部件产业园建设。
——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从未来技术发展方向看,新
能源汽车是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贵阳应提前布局未来经
济增长点,着力突破甲醇汽车等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重点突破
甲醇发动机、在用车甲醇化改造、低比例掺烧等技术,完善甲醇
汽车基础设施,积极采用政府采购及补贴、购车指标放开等方式
拓展甲醇汽车市场。优先发展锂离子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电控
系统及中大型储能电池等关键部件的产业化,加强新能源汽车配
套装置、试验检测系统平台及充换电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发汽
车电子及智能型控制系统,完善零部件配套体系。
表13 汽车制造发展重点
重点领域重点环节主攻方向重点企业引培定位
汽车制造
汽车整车
及关键零
部件制造
乘用车、专用
车、特种车整
车制造及汽车
零部件
奇瑞万达、云马客车、
煜兴车轮、贵航汽车
零部件、贵州轮胎股
份公司、贵州华工工
具注塑有限公司、贵
重点培育
44
州机电集团
北汽集团、江淮汽车重点引进
新能源汽
车及零部
件制造
甲醇汽车、锂
离子动力电
池、驱动电机、
电控系统及中
大型储能电
池、汽车电子
及智能型控制
系统
吉利汽车、北汽集团、
北电控、江苏雅迪
重点引进
表14 汽车及关键零部件制造业发展路线
时间节点2015 年2020 年
发展目标以整车制造为突破口,形成
完善的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
业发展体系。
将贵阳市建设成为国内重要的汽
车及汽车零部件、新能源汽车生产
基地。
重大行动关键技术开发:研发新能源汽车改装技术、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
件等技术;提高生产设备的数控化水平。
产业化:着力在新能源专用车系统开发(车载能源系统、驱动系
系统、控制系系统)、液压技术与改装车技术整合等领域开展产业
化应用。
推进时序近期2013-2015 年:积极引进整车企业,完善产业链配套,提高
产业关联度,发展产业集群,打造国内重要的汽车及汽车关键零
部件、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
中期2015-2017 年:通过技术提升,产品提升,管理提升和产业
配套能力提升,实现产业先进性改造,做大做强贵阳市汽车及其
零部件产业。
远期2017-2020 年:以技术提升延伸汽车产业链,着力突破甲醇
汽车、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
载体建设重点建设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观山湖新区。
(4)智能制造
在智能制造装备领域,贵阳现有的制造企业纷纷开展智能制
45
造升级计划,覆盖范围包括中小型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工程机
械装备、物流、包装、加工制造机械装备等,都属于重大智能制
造成套装备的范畴,促进重大智能制造成套装备是未来工作重
点。智能测控装置用于数控机床、基础加工装备、连续和离散智
能制造成套装备以及非制造产业的智能装备中,实现控制功能的
工业控制系统的制造。贵阳除有本地的科技资源外,还可借助中
国科学院、北京中关村丰富的智力资源,选择大重型数控磨床及
中小型数控机床和智能仪器仪表、智能控制系统与传感器、3D
打印作为重点培育产业。
——智能测控装置。重点发展资源开采用压力计、流量计、
水量调节器、分层测压系统、多参数组合测井仪,远程监控系统、
电子监控系统、光纤陀螺、组合导航系统、通用导航及定位定向
设备、风场遥感观测激光雷达综合诊断系统、陀螺井迹多参数测
量装置、全自动投影仪、测长仪、测长机、测高仪、光栅数据采
集、软件数据处理技术,几何量具新型测量仪器、节能照明系统、
电梯蓝牙无线控制、非侵入式在线检测等系统研发,形成具有高
附加值的新型控制成套技术与产品,提升仪器仪表与控制系统的
产业化推广能力。
——重大智能制造成套装备。重点发展中小型机床与基础制
造装备、工程机械装备、物流、包装、加工制造机械装备。加快
精密数控装备、电机设备、轮胎式和履带式液压挖掘机、特殊用
途工程建筑机械产品、数控系统、伺服驱动、伺服电机等数控设
备等产业化发展。
46
——3D 打印。3D 打印是新的工业革命的关键技术,将深刻
影响制造业的未来,成为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为抢占制
造业制高点,紧跟未来技术发展趋势,选择3D 打印作为增量着
力环节,加快推进贵州3D 打印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打造高端装
备制造业技术支撑平台,推动新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培育相关
产业。
表15 智能制造发展重点
重点领域重点环节主攻方向重点企业引培定位
智能制造
智能测控
装置
资源开采用计
量仪器、电子
监管及定位设
备、全自动投
影仪、智能家
居等
中航高科智能测控、
派克汉尼汾、国电南
瑞、东孚久恒、汉威
电子、英贤仪器、新
天科技
重点引进
重大智能
制造成套
装备
中小型机床与
基础制造装备、
工程机械装备、
物流、包装、加
工制造机械装

贵州机电、詹阳动力、
华中数控、贵阳普天、
爱登堡、吉美客科技、
永青仪电科技、中黔电

重点培育
3D 打印3D 打印华中数控、中航重机重点引进
表16 智能制造业发展路线
时间节点2015 年2020 年
发展目标工程机械、数控装备、资源勘探
与开采装备、节能环保设备、流
程工业装备、智能电网配套设备
与特色装备关键技术水平有效
提升,大型数字装备成套集成能
力大幅提升,装备的自动化、智
能化与绿色化水平显著提高。
建立较为完善的智能装备制造
与服务产业体系,形成在国内
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大集团与
产业聚集区,整体水平达到国
内先进水平。
重大行动创新能力建设:依托现有的两个国家级园区,进一步完善智能装
47
备研发的创新体系,重点推进智能装备公共服务平台与服务能力
建设。
关键技术开发:大力发展新型传感技术、高精度运动控制技术、
优化控制技术、系统集成技术、仪器仪表技术、自动控制系统、
智能装备整机设计与制造技术、新材料应用技术等。
产业化:推进新型传感、高精度运动控制器、自动控制系统、集
成系统、关键零部件等的产业化,在工程机械、数控装备、资源
勘探与开采装备、流程工业装备、智能电网配套设备与特色装备
等领域开展产业化应用。
推进时序近期2013-2015 年:推动数控一代装备创新工程引领行动,加强
技术研发与服务平台建设,重点突破一批装备数控化关键技术,
切实提升数控机械装备水平。
中期2015-2017 年:重点突破大力发展新型传感技术、高精度运
动控制技术、优化控制技术、系统集成技术、仪器仪表技术、自
动控制系统、智能装备整机设计与制造技术、新材料应用技术等
高新技术的产业化。
远期2017-2020 年:以技术转化推动形成产业集群,打造高端产
业链。
载体建设重点建设贵阳高新技术开发区、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白云经济
技术开发区。
3.以特有资源为依托的传统优势产业
贵阳以特有资源为依托形成的主导产业对工业经济贡献巨
大,围绕培育壮大优势产业,重点利用信息技术、先进制造、节
能减排、清洁生产和自动控制等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动传
统产业高端化。借助中关村的科技研发优势,继续推进煤电磷、
煤电铝等资源一体化开发,重点改造提升磷煤化工、铝及铝加工、
现代食品等传统优势产业。
表17 传统优势产业发展重点
重点领域重点方向重点企业引培类别
磷煤化工
细磷化工、煤化工、
氯碱化工、氟化工、
硅化工及新型建材
开磷、安达重点培育
澄星股份、兴发集团、
六国化工
重点引进
铝及铝加工
航空航天用铝合金、
汽车用铝合金板、深
冷设备用铝合金板
材、高速列车和货运
列车用大型铝材、铝
中铝贵州分公司、贵
州广铝、贵州今飞轮
毂铸造
重点培育
亚泰科技、利源铝业、
栋梁新材
重点引进
48
锂合金、可焊铝合金
薄板,超高纯铝、高
压阳极铝箔及深加
工等
现代食品加

主食工业化产品、休
闲食品、调味品、饮
料果蔬、乳制品和烟
草等
老干妈、五福坊、贵
烟、贵酒、贵茶、娃
哈哈、统一食品
重点培育
中粮、华润、顺鑫农

重点引进
(1)磷煤化工
贵阳市具有丰富的磷、煤、水资源的组合优势,凭借较好的
产业基础和技术积累,基本形成氮、磷复肥大化工生产、磷煤化
工产品深加工体系,初步形成大型企业集团与一大批民营磷煤化
工生产企业共生发展的产业集群。随着科技的发展,高纯度及特
种功能磷化工产品在尖端科学、国防工业等方面的应用进一步的
扩大,主要产品从肥料级向工业级、食品级等高端产品发展,磷
煤化工在国民经济中作用愈发重要,产业市场空间不断扩大。
按价值链分析,磷煤化工产业主要由上游磷矿、煤矿资源开
采——中游黄磷、磷酸盐、磷肥(磷酸一铵、磷酸二铵)、合成
氨、尿素、硝酸、硝基复合肥等产品制备——下游各类精细含磷
化学品、现代煤化工产品生产。下游产品主要包括高纯度磷酸及
磷酸盐、有机磷化物、含磷农药及医药等,以及磷酸脲、尿囊素、
过碳酰胺、硝酸钙、聚酯纤维、薄膜等聚酯产品和汽车防冻剂等。
目前贵阳的磷煤化工产业主要产品以黄磷、磷肥、饲料级磷酸氢
钙、三聚磷酸钠、合成氨为主,精细磷煤化工产品占比较小,磷
煤化工产业耦合度有待提升。
贵阳市磷煤化工产业应以煤电磷一体化发展为助推,以提高
49
资源产出效益为中心,依托磷、煤、水、电的资源组合优势,努
力推动以数量扩张为主的发展模式向质量提升为主的发展模式
转变,着力打造磷化工及精细磷化工、煤化工及精细煤化工、能
源产业、磷矿伴生资源利用、“三废”综合利用等多产业配套、
耦合共生的磷煤化工生态产业体系,磷化工要突破湿法磷酸深度
净化和黄磷的精制技术,与氯碱化工产业配套,积极搭建有机磷
化工产业基础平台,并以此为基础开发高纯磷化物和含磷新材料
等精细磷化工产品;煤化工要利用煤造气或黄磷尾气制草酸酯、
乙二醇、甲醇,逐步发展下游的草酸、乙醇酸、乙醇酸甲酯、碳
酸二甲酯、聚酯纤维、汽车防冻涂料、增塑剂、油墨等精细化工
产品;煤焦油分离、提取和提纯技术,形成系列产品产能。通过
发展磷煤精细化工,实现产业和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横向上实
现磷煤化工、磷化工与建材、磷化工与氯碱化工、磷化工与石油
化工之间的耦合共生,纵向上从肥料级向工业级、饲料级、食品
级等高端产品发展,有机化工与无机化工并举、湿法磷酸与热法
磷酸工艺并举,实现以磷煤精细化工产业为主,氯碱、能源、“三
废”综合利用、磷矿伴生资源等配套产业体系的高技术、多产品、
规模化。
依托开阳磷煤化工生态工业示范基地、息烽磷煤化工生态工
业示范基地和清镇煤化工基地,发挥贵阳市磷煤化工产业集群优
势,大力引进具有技术研发优势的精细磷化工、煤化工、氟化工
企业,在已有企业基础上,积极寻求新的合作模式和合作方,提
高产能和技术水准;围绕“中低品位磷矿及伴生资源利用、磷酸
50
精制及高纯磷化学品制备、精细有机磷化工产品开发、废弃物资
源化利用与循环经济”等关键环节展开招商,着力提升现有矿山
装置及配套能力,加强中低品位磷矿资源利用,重点引进澄星股
份、兴发集团、六国化工等精细化工优势企业;推动现有项目进
展,对贵州开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矿山技改扩能、息烽磷矿露
天转井下采矿技术改造、开阳磷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息烽
工业园煤电磷一体化热电联产、贵州双赢生态肥有限公司年产
100 万吨生态肥等项目紧密跟踪,促进“开阳-息烽”煤电磷一
体化产业集聚发展。
51
(2)铝及铝加工
贵阳具有铝土资源优势和铝及铝加工的产业基础,继续发展
铝精深加工产业,重点培育中铝贵州分公司、贵州广铝、贵州中
铝铝业、贵州今飞轮毂铸造等龙头企业,积极推进高精产品技术
产业化及规模化制造;重点引进亚泰科技、利源铝业、栋梁新材
等上市企业参与铝精深加工及产业配套,围绕节能减排、品种质
量、循环利用三大方面,提升产业技术与装备水平。重点发展航
空航天用铝合金、汽车用铝合金板、深冷设备用铝合金板材、高
速列车和货运列车用大型铝材、铝锂合金、可焊铝合金薄板,超
高纯铝、高压阳极铝箔及深加工等细分领域。优化白云铝工业基
地产业结构,推动清镇铝精深加工工业园建设,到2015 年,全
市氧化铝规模达到310 万吨,铝精深加工产品达到50 万吨以上,
力争铝及铝加工产业总产值达500 亿元。
巩固和发展原铝产业,为铝工业发展提供原料支持。采用先
进的节能减排技术,如先进适用的新型阴极结构铝电技术、先进
适用的氧化铝节能技术以及铝加工先进技术,对现有电解铝、氧
化铝以及铝加工生产能力进行技术改造,提高产业技术装备水
平;积极推进高精产品技术产业化及规模化制造,通过引进新工
艺、新技术,提升装备水平,大力发展工业、民用型材和高尖端
铝合金型材,特别满足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需要的高强度、高
韧性、耐腐蚀型材;大力发展汽车配件加工产业,加快发展全铝
客车车身、铝发动机、热交换器复合板、汽车压铸零部件和铝轮
毂等,打造汽车用铝材和铝制部件生产基地;大力发展电子原材
52
料产业,大力支持在通讯、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家电及电子工业
上应用的电缆箱、电容器等,发展在工业、农业、医疗业上应用
的空调箔、医用箔、包装铝箔等,市场潜力广,发展空间大;大
力发展高性能铝合金材料,依托我市现有高性能铝合金研以技
术,引导铝加工企业加大投资力度,引进先进设备和工艺,向高
精尖铝合金板发展;重点扶持新型陶粒支撑剂、新型磨具磨料等
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高、技术先进的非铝铝土矿加工产业发
展;支持拥有较高技术水平和排放达标的石油压裂支撑剂生产企
业;限制或淘汰产能低于5 万吨/年、耗铝资源高、能耗高的耐
火材料生产企业;采用先进的循环经济技术,推行清洁生产,从
源头和全过程控制污染物产生和排放;加强赤泥、电解槽废内衬
以及高铝煤炭资源综合利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3)现代食品加工
贵阳具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优势,基本形成了以辣椒制品、
调味品、茶叶、肉制品、粮油制品、烟草等为主要产品的特色食
品产业,继续支持贵阳具有优势的特色食品产业发展,重点支持
老干妈、五福坊、贵烟、贵酒、贵茶、娃哈哈、统一食品等现有
龙头企业发展,重点引进中粮、华润、顺鑫农业等龙头企业和产
业资本,加快富丽华保健食品、美多食品、众旺食品项目建设,
推动现代食品工业和现代物流业互动融合发展,促进优质原料基
地和加工制造一体化发展打响开阳富硒农产品品牌;提升富硒食
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功能食品比重,壮大食品产业集群规
模,重点发展主食工业化产品、休闲食品、调味品、饮料果蔬、
53
乳制品和烟草等高成长性细分领域。
加大特色食品技术研究和新产品开发的力度,提升食品企业
科技创新能力,大力开展大宗农产品的深加工技术、特色食品开
发新技术、特色生态农林产品深加工技术以及卷烟工艺创新研
究。开展蛋白质工程、酶工程等生物技术在特色食品制造方面的
应用示范、特色牛奶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特色资源产品的
集成开发、特色风味小吃集成开发、以辣椒为代表的调味品开发
和技术创新示范、特色畜禽产品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卷烟
新品种的研制及烟机装备自动化、智能化技术改造。
4.以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
伴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产生,以现代化的新技
术、新业态和新服务方式为特征的现代服务业成为服务业未来的
发展方向,而为工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保
障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正是现代服务业的重点领域。因此,围绕
贵阳工业发展的主攻方向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大力推进服务
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的互动发展。重点发展科技服务
业、金融服务业、总部经济、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业。
(1)科技服务业
科技服务业重点发展研发设计、创新创业服务、科技咨询服
务三大领域。
54
表18 科技服务业发展重点
重点领域重点环节主攻方向重点企业引培定位
科技服务

研发设计
研发服务外
包、设计业务
外包、合同研
发组织等
北京理工大学、北京
富德康集团、北京工
业大学、中关村光电
产业协会、中科院地
化所等
重点引进
创新创业
服务
创新创业服

北大资源集团有限公
司、清华控股、大和
博雅、天地超云
重点引进
科技咨询
创业辅导、法
律、财税、投
融资、知识产
权、资质认
证、人才等科
技咨询服务
中关村科技服务平台重点引进
——研发设计。重点支持研发服务外包、合同研发组织等新
服务业态的发展,选择贵阳具有发展潜力的技术领域,引进一批
第三方研发机构。面向贵阳特色产业发展需求,整合建设一批产
业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研发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仪器、数
据、文献共享和专业技术服务。成立研发服务联盟,开展协会、
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协同发展的技术和服务模式创新,制订行
业技术标准。
——创新创业服务。借鉴中关村孵化器建设经验,引进一批
专业孵化机构,大力发展以综合孵化器为基础、专业孵化器为核
心的科技孵化体系,加强科技企业加速器配套服务体系建设。推
动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孵化器建设,大力推广“专业孵化加创业投
资”的孵化模式,提升创业成功率和孵化器可持续发展能力。建
设符合贵阳发展要求的新兴产业专业孵化器,培育具有前瞻性、
成长性、带动性的潜力企业。扩大科技企业加速器试点,整合创
55
新创业服务资源,加大与专业科技服务机构的合作,为高成长企
业做大做强提供资本、人才、市场等深层次服务。
——科技咨询。大力引进中关村科技服务平台资源,为科技
企业提供创业辅导、法律、财税、投融资、知识产权、资质认证、
人才等科技咨询服务。积极鼓励科技中介机构、行业协会、产业
联盟等开展产业研究与决策咨询服务、参与政府公共服务工作,
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对上述活动给予一定支持,提高政府决
策的科学性,不断优化区域发展环境。鼓励科技中介机构、行业
协会、产业联盟等研究制定行业服务标准和信用体系,建设信息
服务平台,开展专业咨询、市场拓展、人才引进等活动,全面推
进企业管理和战略咨询服务,拓展全球化发展的眼光与视野。
(2)金融服务业
金融服务业重点发展传统金融服务和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
供专业融资的科技金融服务。
表19 金融服务业发展重点
重点领域重点环节主攻方向重点企业引培定位
金融服务

传统金融
服务
金融机构升格或
升级、政银企信
息沟通平台建
设、培育建设区
域性产权交易市
场、促进电子网
络等形式的无形
市场发展
平安银行、贵州融

重点引进
科技金融
服务
创办科技银行、引
入风投机构形成
市场化的创业资
本运作机制、探索
科技贷款担保、科
技保险、产权交易
与股权交易等新
IDG 资本、华兴资
本、红杉资本、北
京中关村科技创业
金融服务集团有限
公司、中民能源投
资、启迪控股、创
新工场、蓝阳融资
重点引进
56
模式、建设科技成
果转化项目库、科
技型中小企业数
据库和科技金融
资源库等科技金
融基础信息库
担保、千易基金
——传统金融服务。依托贵阳高铁北站综合交通枢纽,发挥
贵州金融城优势,大力吸引境内外金融机构设立地区性总部或分
支机构,支持辖区内金融机构升格或升级;提高银行信贷资金对
产业的支持力度,支持现有金融机构合理增加分支机构与营业网
点,扩大地域覆盖面;搭建政银企信息沟通平台,支持各类金融
机构拓展业务,进行金融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壮大地方金融机
构,做大做强商业银行,组建贵阳金融投资控股公司,推动符合
条件的县(市)农村信用社改制,培育村镇银行,积极发展农村
金融市场;培育建设区域性产权交易市场,搭建产权转让平台,
纳入资产转让业务,进行特定资产交易;促进电子网络等形式的
无形市场发展,进一步加强与周边省市等产权交易市场的跨地区
业务合作,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多方参与的复合监管体制。
——科技金融服务。积极探索开展科技产品金融化试点,探
索创办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科技银行,支持商业银行在高新区和
经开区等产业园区建立科技支行,重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
和高成长企业群体,为轻资产的科技型企业提供金融支持;引入
著名风险投资机构,形成市场化的创业资本运作机制;推动科技
金融业务创新,定制开发股权质押、知识产权质押、信用保险质
押等科技金融产品,探索科技贷款担保、科技保险、产权交易与
股权交易等新模式;重点建设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库、科技型中小
57
企业数据库和科技金融资源库等科技金融基础信息库,强化科技
金融信息共享,促进科技成果、科技型企业与金融资源对接。
(3)总部经济
总部经济因其产业贡献大和出色的税收贡献备受城市中心
区域亲睐,且不受空间载体资源制约。贵阳作为贵州省的经济文
化中心和西南地区的交通枢纽,发展总部经济有先天优势,所以
选择总部经济作为商务服务业的着力环节。充分借鉴北京CBD 和
总部基地发展模式,重点发展以企业决策管理中心、科技研发中
心、资本运营中心、财务结算中心和市场营销中心为核心的总部
经济。
以观山湖区、云岩区、南明区、贵阳国家高新区为核心载体,
引导企业总部向人才优势集中、信息资源丰富、科研水平高、环
境好的服务业核心区聚集。重点发展国内大企业集团总部及区域
总部、贵州省内外优势民营企业总部、贵阳优势企业总部为主的
总部经济,同时积极引进跨国公司、央企南方地区总部。
表20 总部经济发展重点
重点领域重点环节主攻方向重点企业引培定位
总部经济总部经济
企业决策管理中
心、科技研发中
心、资本运营中
心、财务结算中
心和市场营销中

—— 重点引进
(4)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服务结合的产业模式,
能够有效的整合区域产业发展优势,整合优势产业资源,优化产
58
业结构和空间布局,提高生产生活效率,发掘市场潜在需求,从
而为区域经济增长提供有效和持续性的发展助力。据赛迪顾问统
计,2012 年中国电子商务产业总规模突破8 亿元,其中应用体
系占比达到93%以上。
在电子商务领域,优先选择应用体系中的网络购物作为增量
发力环节,大力发展平台型B2C 电子商务,以观山湖京东电商产
业园、高新区贵阳国际电商产业园、经开区贵州电商谷和清镇电
商物流园建设带动贵阳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和支撑体系建设,扶持
培育一批专业网络零售企业,鼓励发展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进
一步完善技术支撑、安全保障、信用服务、网络支付和物流配送
五大体系建设;加快发展重点行业电子商务,积极引进中国网库
等电商专业机构,围绕贵阳市专业市场和产业集群,以“实体市
场和网上市场相结合”的方式建设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为中小
企业服务,推进产业升级和转变发展方式。
表21 电子商务发展重点
重点领域重点环节主攻方向重点企业引培定位
电子商务电子商务
平台型B2C 电子
商务
阿里巴巴、当当网、
苏宁易购
重点引进
平台型B2C 电子
商务
中国网库重点培育
(5)现代物流业
在现代物流领域,以贵阳6 大物流园区为基础,以电子商务
发展为契机,全力引进一批国内知名物流企业在贵阳设立分支机
构,优化全市物流节点和空间布局,建立全市高效物流体系。加
强物流行业公共信息平台建设,促进物流企业间信息交换和共
59
享;推进制造业内部物流资源整合,加快企业物流剥离外包,促
进物流服务社会化;结合电子商务对物流配送的需求,创新网购
物流服务模式,加强电子商务和物流配送协同的信息共享技术和
标准、网购物流服务网络和业务流程研究,积极实施网购物流示
范工程;鼓励企业采用自动化、智能化的物流设施设备,全面提
升物流信息化水平,大力推广集装和单元化装载、射频识别
(RFID)、电子数据交换(EDI)、货物跟踪、自动分拣、自动
导引车辆(AGV)等物流新技术。
表22 现代物流业发展重点
重点领域重点环节主攻方向重点企业引培定位
现代物流

现代物流业
建立全市高效
物流体系、物流
行业公共信息
平台建设、网购
物流示范工程
建设、物流信息
化建设
穗黔物流、山水物
流、商储物流
重点培育
菜鸟网络、北京福
田物流、中铁集装

重点引进
(三)产业布局
1.总体布局
以中关村贵阳科技园建设为统领,加快推进贵阳市产业布局
优化和产业载体建设,在中关村贵阳科技园“一城两带六核”的
引领下,科学布局产业园区,市、区联动形成配套发展,着力打
造“两带—多园”的工业集群化发展格局。
(1)“一城”
——科技创新城。由老城区和观山湖区组成。以科技创新为
驱动,积极引入科技、资本、人才等资源,吸引产业联盟、企业
协会、孵化器等科技创新要素聚集,重点发展总部经济和生产性
60
服务业;充分发挥首都科技条件平台贵阳合作站、北京技术市场
贵阳服务平台的作用,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打造产业技
术服务基地和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
(2)“两带—多园”
高新技术产业实体经济带。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核
心,以贵阳综合保税区、贵阳电子商务产业园、白云经开区、乌
当经开区及经开区、修文产业园、息烽磷煤化工基地、开阳磷煤
化工基地为支点,沿贵遵产业走廊,充分利用现有产业基础和资
源优势,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生产性服务业、资源深加
工产业和外向型经济,尤其是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电
子信息、大健康、科技服务、信息服务等高科技高附加值的生产
制造和研发服务等产业,形成北部高新技术产业实体经济带。
——麦架-沙文高新技术产业园。麦架-沙文高新技术产业园
是贵州省一类工业园区,是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重
点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高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新材料等产业,配套发展以商务服务、科
技服务等为主的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打造中关村贵阳科技园的核
心区、展示区、引领区。
——乌当医药食品新型产业园。核心区域新天园区是贵阳国
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新技术企业聚集度全
省领先,高新技术产业基础较好,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特色食品、
电子信息、航空航天、新材料等产业。
——白云铝精深加工产业园。依托铝及铝加工产业基础,重
61
点发展高强度铝合金材料、高端铝合金轮毂生产、铝箔加工、铝
塑复合加工等为主的铝精深加工产业,以铝及其合金材料、铝基
复合材料、高温合金复合材料为主的金属及合金材料的生产制
造,推进高精产品技术产业化及规模化制造,提高产业技术装备
水平,完善铝精深加工产业配套,延长铝加工产业链,促进产品
向高附加值、高端化方向发展。
——贵州生态环保产业园。依托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
重点发展高浊度有机废水处理技术、赤泥资源产业化、高性能新
型复合材料、新型聚合物材料、电子功能材料、节能环保设备制
造、环保服务和研发等节能环保产业,力求在节能环保技术研发、
项目设计咨询、节能环保服务和投融资领域取得突破。
——贵阳电子商务产业园。位于观山湖区金清线以北、金华
镇何官村一带,以大型电商企业入驻为契机,大力推进电子商务
服务模式与技术集成创新,重点发展平台型电子商务、行业电子
商务及核心配套产业,围绕贵阳市专业市场和产业集群,以“实
体市场和网上市场相结合”的方式建设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强
化电子商务平台服务功能,提升重点领域电子商务全程服务能
力,推进产业升级和转变发展方式,缔造贵阳市电子商务发展引
擎,形成贵阳市未来的电子商务产业中心,力争建成贵阳乃至西
南地区的电子商务产业集群。
——贵阳高新信息产业园。重点在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
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云岩区、南明区、乌当区、观山湖
区等设立基地,作为全市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以高端信息
62
产业和产业链高端环节作为突破口,重点发展大数据、移动互联
网、新兴应用电子、软件及服务外包、电子元器件、智能家居及
智能装备等产业。
——云岩产业园。依托益佰医药产业园和普天通信信息产业
园等产业基础和城市配套环境优势,重点发展以生物医药、电子
信息制造、软件与信息服务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总部经济、
现代金融、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
——息烽磷煤化工生态工业基地。依托产业基础和周边资源
优势,重点发展精细磷煤化工产业及伴生资源开发利用,加快促
进煤磷化工耦合发展。针对磷煤化工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拉
长产业链,配套发展节能环保、新材料、化工装备制造等产业。
——开阳磷煤化工生态工业示范基地。开阳磷煤化工生态工
业示范基地是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依托矿产资源优
势,重点发展精细磷煤化工及伴生资源开发利用,大力开发资源
综合利用技术,促进磷煤化工耦合、循环利用和协调发展。
——修文产业园。依托区位、空间、资源和物流优势,重点
发展以新材料、生物医药、工程机械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现
代制造业,改造提升原有的特种钢、现代食品等产业,配套发展
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
——清镇经开区。依托职教城、铝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重
点发展先进制造业、铝镁精深加工、磨料磨具、先进制造业、特
色轻工业、新材料、新能源,利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积极发展软件与信息服务、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
63
现代制造业实体经济带。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核心,
以协同创新区、贵州双龙临空经济区为支点,沿贵安、贵都凯产
业走廊,重点发展现代制造业,尤其是航空航天、汽车整车及零
部件、重大智能制造成套装备等高端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制造产
业,打造现代制造业高地,辐射带动全省现代制造业发展,形成
现代制造业实体经济带。
——小河-孟关装备制造业生态工业园。小河-孟关装备制造
业生态工业园是全省重点打造的3 个千亿园区之一,是国家级新
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重点发展航空航天、汽车整车及零部件、
轨道交通、工程机械、智能制造、电子信息、机电设备制造等产
业。
——花溪产业园。依托贵州大学城智力优势和花溪区生态环
境优势,协同贵安新区,重点发展航空航天、智能制造、电子信
息制造、科技服务等产业。
——龙洞堡临空产业园。以龙洞堡国际机场为核心区域,全
面发挥临空经济的集聚功能、辐射功能和流通功能,推动空港资
本、技术、人力等生产要素的不断聚集,重点发展航空服务、航
空总部、航空物流、临空商务、电子商务、现代食品加工等产业。
(3)“六核”
——高新技术产业引领区。主要位于高新区白云片区,重点
向修文扎佐、久长、乌当新场方向拓展延伸,辐射云岩区北部小
关片区。重点依托贵阳国家高新区、贵阳综保区和白云区等产业
园区,区域发展向修文扎佐、久长、乌当新场方向拓展延伸。大
64
力推进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电子信息、大健康、新材
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集聚;配套发
展金融服务、信息服务、商务服务、科技服务、现代物流、文化
创意和生态旅游等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着力发展高附加值研发加
工制造、国际中转展示配送、跨境电子商务、离岸金融业务、服
务外包等为主的外向型经济;加快建设中关村贵阳科技园核心区
(科学城、创新城)和贵阳国际人才城。
——现代制造业聚集区。主要位于小河-孟关片区,逐步向
桐木岭、燕楼方向拓展延伸,发挥现有产业基础优势,依靠科技
创新、注重产业配套、主攻整机产品,重点发展航空航天、汽车
整车及零部件、轨道交通、智能制造、工程机械、电子信息、机
电设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加快海信工业园、奇瑞产业园、
中航产业园等建设,推进现代制造业集群发展,形成装备制造研
发创新基地。
——科技金融区。主要位于观山湖区东侧。依托贵阳高铁火
车北站综合交通枢纽,发挥贵阳国际会展中心、贵阳国际金融中
心优势,重点发展科技商务、科技金融、技术交易、企业总部、
会展商贸、信息服务等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积极与银行、信用担
保、风险投资等金融机构开展合作,促进各类创投资金、产业基
金、天使基金等投融资机构在贵阳设立代表处或分支机构;与贵
阳高新信息产业园整合布局,搭建中关村贵阳科技园金融服务平
台,聚集各类金融要素,形成科技金融商务功能区。
——协同创新区。主要位于花溪片区,逐步向石板、麦坪、
65
红枫湖方向拓展延伸。依托贵州大学科技园和清镇职教城,积极
引进中关村重点科研机构和大学科研院所,与花溪高校聚集区和
清镇职教城融合发展。加快建设贵阳大学科技园,创建贵阳高校
科研院所科技创新联盟,推进清镇“绿谷”建设,重点发展科技
研发、科技信息服务和大数据、云计算、3D 打印、物联网等信
息技术产业,促进贵阳市与贵安新区资源共享、联动发展、协同
创新,为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更多科技创新要素。
——贵州双龙临空经济区。依托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全面
发挥空港的集聚功能、辐射功能和流通功能,重点发展航空服务、
航空总部、航空物流、临空商务、电子商务与展示、休闲旅游商
品制造等产业,推进具有临空特点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集群发展,加快多彩贵州城、龙洞堡临空产业园建设,努力把临
空经济区建设成为全省对外开放典范区、经济转型引领地、连通
世界桥头堡和绿色智慧空港城。
——贵阳综合保税区。位于白云都拉营片区。依托生态资源、
区位等优势,充分发挥对外开放平台的作用,围绕保税加工、保
税物流、保税展示、保税贸易等功能,重点发展以汽车电池、航
空航天配件、电子设备等为主的高附加值研发加工制造及保税仓
储物流;以保税物流、物流系统分析和诊断服务等智能化管理为
主的现代物流产业;以金融创新为核心的现代金融业;以跨国公
司资金集中管理中心、国际贸易结算中心等为依托的新型服务
业;以信息技术、业务流程、知识流程为依托的服务外包产业等,
打造全省重要的物流中心,成为联系西南、辐射东盟自贸区的交
66
通枢纽与货物集散中心。
2.区(市、县)产业布局
按照“一区一主业”原则,确定贵阳市各区(市、县)未来发
展的主导产业,优化现有产业空间布局,避免区县间无序竞争。
——云岩区。云岩区是贵阳中心城区之一,全区形成了稳定
的“三、二、一”产业结构体系,第三产业发展占据主导地位,
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渐成规模。选择以总部经济和金融、高端商
务、中介服务、电子商务、科技研发、高技术服务业为主的现代
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作为云岩区主导产业。
——南明区。南明区是贵阳中心城区之一,火车站和龙洞堡
国际机场均属于南明辖区范围,区位优越,交通便捷。选择以总
部经济和金融、高端商务、现代物流、中介服务、高技术服务为
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大力发展临空
经济。
——观山湖区。观山湖区是贵阳市重点发展的城市新区,西
南地区最大的高铁枢纽站贵阳北站就位于观山湖辖区,生态环境
优越,配套环境成熟。加快以观山湖区为核心的科技金融区、中
关村贵阳科技园观山湖区现代制造产业园区、中关村贵阳科技园
观山湖区高新技术信息产业园区建设,选择以金融、会展、总部
经济、高端商务、电商物流、科技研发、汽车制造、轻纺制造、
包装印刷、电梯制造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
制造为主导产业。
——白云区。白云区毗邻省市级行政中心,交通便捷,区位
67
优越,是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贵阳综合保税区的主要
分布区域,具有较好的工业基础和较强的科研实力。选择以电子
信息制造、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航空和汽车零部件、高端
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作为主
导产业,同步推进现代生产性服务业。
——花溪区。花溪区是全国知名的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生态
环境优美,是贵阳国家经开区所在地,产业基础扎实,科研实力
雄厚。依托核心载体经开区的产业基础和条件,选择以航空航天、
轨道交通、智能制造、汽车制造、工程机械、电子信息、生物医
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作为主导产业,同时推进
科技与信息服务业发展。
——乌当区。乌当区是成渝、云南等地联系珠三角和长三角
的重要通道,是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聚集度最高的区县,高新技术
产业基础较好。依托新天园产业基础,选择以生物医药、电子信
息制造、新材料、航空航天装备制造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现
代制造业作为主导产业。
——修文县。修文县连接北部资源产业基地与城市核心区,
物流条件优越。依托修文工业园的产业基础,积极发展以新材料、
节能环保、医药食品、装备制造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
造业,大力改造提升原有的特种钢、机械及零部件制造等产业。
——息烽县。息烽县地处贵阳北郊,有较好的工业基础,息
烽磷煤化工生态工业基地是贵阳十大重点建设园区之一。依托产
业基础和周边资源优势,重点发展精细磷煤化工、节能环保与资
68
源综合利用、新材料、化工装备制造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现
代制造业作为主导产业,利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磷煤化工传统产
业。
——开阳县。开阳县是全国著名的磷矿主产区,矿产资源丰
富,开阳磷煤化工生态工业基地是贵阳十大重点建设园区之一。
依托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重点发展精细化工、废弃物综合利用、
磷矿伴生资源开发、新材料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
业。
——清镇市。清镇市位于贵阳西部,是贵阳市重要的饮用水
源地,同时,清镇具有丰富的铝土资源优势。依托清镇铝煤化工
基地产业基础,选择以新一代信息技术、电商物流、磨料磨具、
新材料、新能源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作为主导产
业,利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铝及铝加工产业。
表23 贵阳市各区(市、县)主导产业
区县名称主导产业
云岩区总部经济和金融、高端商务、中介服务、电子商务、科技研发、
高技术服务业
南明区总部经济和金融、高端商务、现代物流、中介服务、高技术服
务、临空经济
观山湖区金融、会展、总部经济、高端商务、电商物流、科技研发、汽
车制造
花溪区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汽车制造、重大智能制造成套装备
白云区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铝资源精深加工、工程机械控
制系统、高低压电器成套设备、轨道交通装备制造、航空和汽
车零部件、食品饮料
乌当区医药食品(健康)、电子信息、航空航天、装备制造
修文县新材料、节能环保、医药食品、装备制造
开阳县精细磷煤化工、废弃物综合利用、磷矿伴生资源开发、新材料
息烽县精细磷煤化工、节能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新材料、化工装备
制造
清镇市新一代信息技术、电商物流、金融、总部经济、铝资源精深加
69
工、磨料磨具、新材料、新能源
五、发展对策与措施
(一)加强组织保障
1.加强产业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
为提高实施《贵阳市高新技术产业与现代制造业发展规划
2014-2020》的组织保障能力,保障规划的顺利实施,成立全市
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由领导小组来统
筹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
室在市工业和信息化委,搭建研究政策、制定规划、推动落实、
协调督办的统筹平台。各区(市、县),高新开发区、经济技术
开发区和市直有关部门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理顺
各区(市、县)和高新区、经开区园区管理机构和人员编制,切
实调动园区干部职工的积极性,把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
业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协调、指导和监督力度,形成
共同推动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2.加强规划的组织实施
进一步提高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的认识。加强
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建立市区两级各部门统筹协
调、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健康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
各主管部门根据职能分工,研究制定针对性的具体工作计划,定
期召开发展重大问题研讨会,及时解决发展过程中基础设施建
设、项目立项、资金融通、招商引资、统计评估等方面的问题。
形成专事专管、专事专办机制,完善绿色审批机制,协同推进贵
70
阳市高新技术产业与现代制造业顺利发展。
3.加强规划的监督考核
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发展的绩效考核、责任追究
和表彰奖励等制度,纳入对市直有关部门、各区(市、县)、高
新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党政领导
班子绩效考核范围,由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制定下发年度目标考核
细化方案。市直有关部门和各区(市、县)、高新开发区、经济
技术开发区要结合实际,制定本部门、本地区的工作实施方案,
进一步细化、量化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发展的中、长期目
标和具体任务,层层分解责任,确保落实到位。
4.成立专家顾问委员会
为加强科研机构和行业专家对高新技术产业与现代制造业
发展的决策提供更为高效的支撑作用。由市工信委牵头,成立由
高校、咨询机构、先进企业等多位专家组成的“高新技术产业与
现代制造业发展专家顾问委员会”,该委员会及各主管单位应建
立以定期走访、集中座谈等形式为主的政企沟通机制,以指导贵
阳市高新技术产业与现代制造业技术发展方向,研讨宏观发展动
态和趋势,引导国内外先进技术研究成果在贵阳市落地,及时了
解一体化相关企业发展需求和遇到的困难,全面提升服务能力和
水平,对贵阳市高新技术产业与现代制造业良性运行提出建议。
(二)强化要素保障
1.加强土地政策支持
一是加强规划引领,做好中关村贵阳科技园空间布局规划与
7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科学优化空间布局,科学确定中关村
贵阳科技园规划建设用地规模。二是坚持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和节
约集约用地原则,少占优质耕地,尽量使用存量用地。合理确定
中关村贵阳科技园和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项目开发周期,
在新增建设用地年度计划上给予倾斜;鼓励各园区新建项目使用
荒山荒坡等未利用地,按实际使用面积奖励当地政府或园区同等
面积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三是引导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
项目向园区聚集,鼓励“零增长”技改,盘活存量用地,不再增
收或调整土地价款,推进“节地+挖掘+循环”的节约集约用地模
式;园区项目用地投资强度、容积率及建筑系数比控制指标有增
加的,视增加幅度给予5%至25%的单项指标地价优惠。
2.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能源保障体系
加强供水、供电和供气能力建设,全面落实天然气用气指标
等政策,优先保障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水、电、气需求,
用电、用气指标向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领域重点企业和重
大项目倾斜。对现有输配电网进行技术改造及双电源建设,降损
节能,提高现有电网供电能力和可靠性。不断改善配网电能质量,
优化供电服务水平,优先保障贵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
骨干企业、重点项目电力供应。大力推广发展智能电网,提升运
行管理水平,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
3.加快园区配套设施建设
加快配套体系建设,规划建设各园区连接中心城区的骨干路
网或大型公交等公共交通系统,高标准建设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72
一批先进的公共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推进一流的文化、教育、医
疗卫生等生活配套设施建设,建立支撑产业发展的商务服务体系
和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的便民服务体系,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完善配套产业业态布局。优化工业园区整体配套环境,全面提升
产业发展支撑水平,建设基础设施完备、配套功能齐全、人居环
境优美的生态文明的工业园区。
(三)完善政策体系
1.出台强有力的专项扶持政策(贯彻落实政策)
把握中关村贵阳科技园区建设重大机遇,结合国家、省和北
京中关村各项产业政策和自主创新政策,构建起含园区产业方
向、产业空间布局、招商引资、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科技金融
等一系列政策的框架政策体系,综合运用财政、税收、政府采购
等政策工具,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的共同作用,营造适宜高
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发展的政策环境。
2.设立发展引导基金,发挥财政投入引导作用(加大财政资
金扶持)
市级财政投入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的资金,2014 年
增加到10 亿元(整合原有资金7.5 亿元,新增2.5 亿元),以
后逐年增加。资金主要支持列入国家、部委、省级重大专项和贵
阳市的重大专项工程,包括重大关键技术研发、重大产业创新发
展工程、重大创新成果产业化、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创新能力建
设、创新型人才的引进与培养等。创新专项资金管理机制,加强
对各项投入的绩效考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73
3.编制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目录指南(删除)
编制“贵阳市高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产业导向目录”和“贵
阳市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领域投资指南”,明
确贵阳市未来产业发展重点方向,重点引领企业创新发展,加快
向规模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的步伐。
4.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统计体系
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统计体系,制定统计监测工
作实施方案,规范统计口径,确定统计范围,改进完善统计监测
指标体系和制度方法,确保统计数据准确、及时。健全信息交流、
定期报告和形势分析会议制度,根据各级各部门报送的资料,认
真开展整理、汇总、测算、审核、评估,加强对高新技术产业和
现代制造业统计的监测、预警和跟踪分析,准确把握产业运行情
况和发展趋势。
5.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评价指标体系和追踪制

加强对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重点工程的管理、跟踪和
评价,建立考评体系,对列入计划的企业、研发机构、产业联盟
进行定期考核,重点考核其研发能力、科技投入、产业化绩效等。
对促进贵阳市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贡献的企业给予重
点奖励。
(四)全面招才引智
1.加快领军人才引进进度
紧密跟进中央“千人计划”、贵州省“百千万人才引进计划”
74
和北京“中关村高端领军人才聚集工程”,重点引进一批从事
国际前沿科学技术研究、带动新兴学科发展的杰出科学家和研究
团队。重点建设贵州科技城、贵阳国际人才城和生态白金城,提
供科技人才支撑。对外联系北京中关村、上海浦东国际人才城,
引进高端技术、高端人才。培养一批熟悉国际市场、具有广泛国
际联系的产业领军人才和创业团队,积极引进具有创新意识的企
业家群体,满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要。紧紧抓住贵阳市作为全
省政治、经济、科技中心优势,关注国外人才引进的同时,兼顾
国内和贵州省高层次、国际型人才的引进。
2.加大高端人才培养力度
全面加强培养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培
养。实施企业高管培训工程,培养懂技术、善经营的复合型人才,
推动一大批科研机构技术型人才向复合型企业高管转变。依托国
家重大科研项目、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以及重点学科和科研基地建
设,培养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学科带头人。培育一大批基础
研究、前沿技术和新兴产业领域等方面的后备人才。大力发展职
业技能培训,培养满足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实用技能人才。
3.营造和谐的人才发展环境
加强人才服务体系建设,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着力培植人才
服务机构,建立高端人才子女就学、居住、医疗服务等人才服务
制度,构建有利于人才发展的生活居住、工作选择、价值创造、
信息沟通、知识交流等条件环境。建立人才激励机制,设立向优
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的分配激励机制,鼓励用人单位对管理和
75
技术骨干实行股权、期权激励;建立以政府奖励为导向、用人单
位奖励为主体、社会力量奖励为补充的人才奖励体系。健全人事
争议仲裁和劳动监察制度,依法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
(五)健全融资机制
1.做大产业投资基金规模
借鉴中关村科技金融发展先进经验,尽快设立高新技术产业
扶持引导资金,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引入PE(九鼎投资、
鼎晖投资等)、VC(启迪创投、君联资本、鼎晖创投等)、天使
(中关村天使会、顺为基金、真格基金、戈壁赢智、海银资本、
AAMA 亚杰天使基金等)等投资机构合作,建立起以政府资金为
引导、社会资金为主体的创业资本筹集机制和市场化的创业资本
运作机制,引导社会资本投向高新技术产业项目。
以中关村贵阳科技园为平台,设立中关村贵阳科技园投资发
展引导基金;通过多种渠道筹集建设资金,组合运用股权、债权、
收益权、设立有限合伙企业及其他投资方式,带动各类金融机构
和社会资本加大对中关村贵阳科技园的基础设施、标准厂房、配
套设施建设的资金支持,促进科技园加快建设和发展。
2.提升资本市场融资能力
借助中关村创新平台科技金融资源,积极引导本地企业到资
本市场上市融资。借鉴中关村经验,完善非上市股份公司股份公
开转让制度,支持非上市企业通过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融资。积极
推动企业改制上市和兼并重组。支持企业发行信托计划、企业债
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集合票据等,扩宽企业直接融资渠
76
道,扩大企业直接融资规模。
3.拓宽本地企业间接融资渠道
构建商业银行、小额贷款公司、担保机构、中介公司的联动
机制,拓宽本地高新技术企业间接融资渠道。开展投资机构和企
业之间的对接活动,对支持特色产业发展的创业投资机构进行一
定的风险补贴。按期举办银企洽谈会,促成银行和企业之间的当
面洽谈,直面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
(六)深化对外合作
1.积极试点国际合作
积极引进国际高端产业,鼓励境外企业和科研机构在我市设
立研发机构。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整合全球科技资源为我服务,积
极开展国际技术并购、全球研发服务外包,在境外开展联合研发
和设立研发机构,在国外申请专利。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参与我国
技术示范应用项目,支持我市企业和研发机构参与国际标准的制
定,加强企业和产品国际认证合作。
2.深化发达地区合作
广泛开展全国范围内的高新技术产业要素对接,积极吸纳外
部科技资源进入;跨地区开展技术合作,联合国家大院大所,共
同攻克产业核心关键技术;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成果转化项
目,吸引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到我市发展;鼓励国内尤其是东部沿
海地区各类研究院所或大企业到我市设立研发基地和成果转化
基地,将创新成果在贵阳实现产业化。(增加北京、长三角、珠
三角、西南)
77
3.加强省内地州协作
围绕西南地区的整体发展进程,着眼于与关联功能区的协同
扩散,业态补充,推动资本、人才、组织、服务等重大要素聚集。
发挥贵阳市带动全省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火车头作用,深化与省内
遵义、安顺、六盘水、贵安新区、黔西南州等城市的合作,积极
优化发展环境,共同促进产业发展。与四川、云南、广西等地区
保持密切联系,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战略合作体制,形成较为
完整的产业配套体系,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梯度发
展。(重点描述省内的情况)
(七)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专项行动
1.“走进中关村”专项行动
启动“走进中关村”专项行动,加快建设中关村贵阳科技园
区,建立起推进中关村贵阳科技园筹建工作的协调机制;尽快启
动与北京中关村的对接,梳理中关村产业和企业资源,实现以中
关村贵阳园区为载体来统筹全市产业发展。全面启动中关村贵阳
科技园整合工作,到2014 年底,将全市园区全部纳入中关村贵
阳园发展格局,实现由中关村贵阳园来统筹全市产业的发展。
专栏1:“走进中关村”专项行动
(1)尽快成立中关村贵阳科技园管理机构。在中关村贵阳科技园筹
建领导小组的指导和筹备办公室等部门的大力配合下,加快成立中关村贵
阳科技园管委会,明确管委会的职责分工,建立起管委会和北京中关村管
委会、贵阳市直机关、下属分园区管委会之间的协调机制。
(2)启动中关村贵阳科技园发展规划。加快启动中关村贵阳科技园
五年发展规划,确定中关村贵阳科技园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空间布局
等要素,以中关村贵阳科技园统筹全市产业发展,逐步将全市符合标准的
园区纳入中关村贵阳园发展体系。
78
(3)启动和北京市及北京中关村管委会之间的全面合作。启动两市
重点经济管理部门的战略合作,全力整合双方优势资源。推进双方对口部
门的互相挂职,促进两地人才的流动。在北京设置贵阳驻京专项工作组,
承接合作期间各类专项工作。
(4)加强与中关村企业的对接。一方面引进先进技术以促进本地企
业发展,另一方面为中关村企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提供支撑平台。
2.产业园区升级专项行动
以园区建设为抓手,全面启动贵阳产业园区升级专项行动,
加快项目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重点产业园区待建区域的征
地及开发进度,到2015 年,全市14 个重点产业园区的基础设施
建设达到一类园区要求,实现“九通一平”,建立起基本满足重
点产业集群发展需求的产业园区基础设施体系,以开发带动高新
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专栏2:产业园区升级专项行动
(1)推进各重点园区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把重点建设的14 个产
业园区的要素配置和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镇新区建设规划,统筹产业园区
和城镇新区建设。重点组织实施高新区麦加沙文园区、经开区小孟工业园、
乌当医药食品工业园等一批园区内道路、水、电、气、环保、通讯、网络
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完善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同步规划建设园区内金融
服务、商贸中心、职工住房、文教卫体、公共交通等设施,改善园区生活
环境。
(2)大力推进园区外配套设施建设。加大财政投入,广泛吸引社会资
金,加强园区外道路、管网、电力、物流等设施与园区的配套建设,努力
实现产城互动,资源共享。
(3)同步推进园区标准厂房建设。按照“政府主导,市场参与”的原
则,强力推进园区标准厂房建设,每年各园区标准厂房建设占地面积不少
于建成区工业用地面积的1%。
(4)同步推进园区集中治污行动。尽快确定集中治污方案,制定资金
筹集和运营政策措施,明确短期和长远目标,建立在线监测、动态考核监
督机制,并按照企业、园区污染处理厂、城市污染处理中心分级处理的方
式,有效杜绝园区企业污染物漏排漏放,实现园区污染排放集中治理、统
79
一管理。
(5)加强重点产业园区营销。每年不定期举办3—4 次高新技术跨国
公司总裁及知名企业家联谊会,加强政企沟通与交流;制作重点产业园区
形象设计手册、宣传册、宣传片,系统介绍全市各重点园区发展现状、投
资环境、发展潜力等。建设中关村贵阳科技园网站,整合原高新区、经开
区等分园区网站,为园区企业提供政策、信息服务和网上办公平台,扩大
影响。
3.招商引资专项行动
开展招商引资专项行动,以中关村贵阳科技园为统领,围绕
“一城两带六核”产业布局规划,坚持招商引资“大小项目并举
更重优强企业、内资外资并举更重实体经济、存量与增量招商并
举更重产业业态”的方针,转变理念,创新方式,拓宽渠道,办实
大活动,抓住大项目,培育好载体,突出跟踪问效,以大招商推动
大发展。
专栏3:招商引资专项行动
(1)完善招商引资政策体系。围绕产业发展、投资促进、项目管理等
方面制定政策措施,基本形成一套配套较为完善、操作性较强、具有投资
吸引力的招商引资政策体系,发挥政策激励效应,激发社会各界招商引资
的积极性和国内外优强企业积极投资贵阳的主动性,着力搭建宽松的招商
引资政策平台。
(2)制定招商引资专项行动计划。围绕“招什么商、引什么资、凭什
么招、怎么招、项目如何落地”等问题,科学制定专项行动方案,突出引
进实体产业项目,促进投资总量不断扩大、投资结构持续优化、投资质量
明显提高,增强全市经济竞争力,确保招商引资专项行动取得实效。
(3)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方法。招商方式坚持“三突出”,即突出代理
招商,突出产业业态招商,突出驻点招商;招商主体坚持“三为主”,即招商
引资以园区为主,联络渠道以商(协)会为主,投资服务以区县为主。境外招
商坚持“三为先”,即境外招商亚洲为先,亚洲招商港台为先,各类客商华商
为先;境内招商突出“三重点”,即重点引进关联产业优强项目,重点引进优
强非公企业,重点引进高新技术和高层次人才。
(4)加大城市营销力度。充分运用现代营销手段,围绕“爽爽的贵阳”
城市品牌,以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等省内
80
展会活动为支撑,积极主动参加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中国—东盟博览会、
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等国内外知名品牌展会,向国内市场、海外市场,
以及互联网虚拟市场大力宣传推介贵阳优势产业、文化氛围、贸易环境、
投资环境、人居环境等资源业态,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产业链长、产业
幅宽、拉动效应强、市场前景好的国内外投资项目和优强企业。
(5)围绕重点领域招商引资。瞄准国内外500 强、国内民营500 强企
业、行业50 强企业及其他央企和大型跨国公司,认真研究其投资动向,捕捉
商机,对目标企业进行重点联系、重点推介,特别是加强与前期已接触或有
投资意向企业的跟踪问效,引进和实施一批重大合作项目。建立重点客商联
络制度,拜访100 家境外重点客商、100 家境内重点客商,争取引进一批境
内外重点企业落户贵阳。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等重点产业招商,
重点引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新材料、高端装备
制造、节能环保、高技术服务业等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项目。
4.“千亿级产业集群”培育专项行动
实施“千亿级产业集群”培育专项行动。坚持产业集群发展,
加速关联产业规模化、集群化,重点打造信息产业、材料产业、
装备制造业、生物医药四大千亿级产业集群。
专栏4:“千亿级产业集群”培育专项行动
(1)千亿级信息产业集群。大力推进移动互联网、新兴应用电子、电
子元器件及信息材料、软件及信息服务等关联产业协同发展,实现产业链
的纵向关联与横向融合,形成产业链联动、上下游企业聚集、龙头企业带
动、产业链核心价值突出的信息产业集群。
(2)千亿级材料产业集群。以关键电子材料、金属及合金材料、化学
新材料等为重点,推进磷、铝资源型产业向精深加工、高附加值、低碳循
环、资源一体化方向发展,延长产业链,提高资源就地转化率,形成高端
化、精细化材料产业集群。
(3)千亿级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大力引进汽车龙头企业,在乘用车整
车领域取得突破;以“数控一代”装备创新工程为切入点,以整机带动配
套为重要抓手,做大做强一批骨干主机企业,培育扶持一批“专、精、特、
新”产业链配套企业,形成以汽车、轨道交通、智能装备等为主导的装备
制造产业集群。
(4)千亿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充分利用丰富的药材、特色农产品资
源,以科技创新为突破口,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现代食品和保健养生产业,
形成科技引领、外引内联、协调发展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81
5.“百亿级企业”培育专项行动
参照中关村“十百千、瞪羚计划、金种子”等企业培育计划,
启动“百亿级企业” 培育专项行动,设立专项扶持资金,制定
相应的扶持政策,围绕企业不同阶段实施分类培育。
专栏5:“百亿级企业”培育专项行动
(1)针对产业领军型企业,实施个性化培育策略。围绕开磷、中铝、
老干妈等龙头企业提供定制型培育服务。支持企业市场开拓、提升技术创
新能力、引进和激励人才、支持建设研发和产业化基地、上市和并购、塑
造知名品牌等。加强政策引导扶持,推动企业进一步拓宽产业幅、延长产
业链,进一步提高行业竞争力,增强产业发展带动能力。
(2)针对快速壮大型企业,强化财税扶持手段,加快推进重点企业培
育计划。对当前已具备一定规模,能在3-5 年实现翻番或突破百亿元产值
的企业,按照“一企一策”的方式制定培育措施,支持企业迅速发展壮大
成为行业龙头骨干企业。
(3)针对发展前景广阔型初创企业,创造创新孵化条件,加大“零成
本入驻”和天使投资力度。扩建本土传统创业孵化服务机构,引进中关村
新型创业服务机构,积极探索“天使投资+创新产品构建”、“创业培训+
天使投资”等新型孵化模式,进一步完善创业服务体系,提升孵化器产业
培育能力。
6.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行动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行动。吸引高端科技资源,加大政府
科技投入力度,完善科技投入管理模式,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服务
体系,推动产业技术创新,促进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
专栏6: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行动
(1)推动科研资源汇聚。针对我市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积极
引入国际国内领先的科研机构、高校在贵阳设立分支机构,结合本地企业
发展需求,联合承担科技创新项目,集成技术、资金和人才开展科技攻关,
力争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生物、节能环保等一
些重点领域实现突破。鼓励央地合作,共建一批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搭
建开展中试开发、技术转移、创业孵化、市场培育、产业配套等产业化活
82
动的载体。
(2)成立贵阳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创新联盟。以联盟为纽带,整合
贵阳高校和科研院所资源,共同研究贵阳科技创新的发展规律,在产业发
展前沿技术、新兴产业、创新资源等方面为贵阳工业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智
力支持。
(3)加大政府科技投入力度,完善科技投入管理模式,提高资金使
用效率。推进科研项目立项评审和人员考评制度改革,引导我市高校和科
研院所围绕产业发展重大技术问题开展创新活动;通过资金支持和政策引
导促进本地科研机构和高校科研水平,将贵阳打造成为科研资源高度集中
的研发基地。
(4)鼓励发展科技中介,建立健全专业服务标准和规范体系。加强
对贵阳生产力促进中心、贵阳火炬高新技术企业服务中心、航天生产力促
进中心、贵州科创新材料生产力促进中心为龙头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建
设,建立区域科技中介服务网络,加快培育行业协会、技术咨询、技术转
让、无形资产评估、知识产权代理等市场中介组织。引进国内网知名专业
服务机构,鼓励本地科技中介机构与其他区域中介机构合作,打造一批信
誉度高、专业服务能力强的知名科技中介机构。
(5)加快推进知识产权与技术交易市场建设,促进重大科技成果转
化与产业化。完善新兴产业孵化服务体系,提升新兴领域的专业孵化能力;
健全重大科技成果发现、筛选、转化、激励和产业化机制,积极承接新兴
领域的重大项目落地;实施新兴企业培育工程,集中资源,培育一批拥有
核心技术、成长性好的“专、精、特、新”高成长企业。
(6)推动产业技术创新。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扶持企业创新项目,
开发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进产学研
用协同创新,支持建立产学研联盟和共性技术研究平台,实现一批关键核
心技术突破;以重大科研项目带动专利和标准创制,形成一批高水平自主
创新成果,增强创新引领能力。
7.科技金融助推专项行动
实施科技金融专项行动。着力促进促进科技和金融互动发
展,进一步完善科技金融激励政策,建立多元化、多层次、多渠
道的金融服务体系。全力构建包含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到成
熟期,覆盖创业到上市全过程,跨越资金市场和资本市场,统筹
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内源融资和外源融
资的综合性科技投融资服务供应链。
83
专栏7:科技金融助推专项行动
(1)设立中关村贵阳科技园投资发展引导基金。充分发挥财政性资
金的引导和放大作用,通过多种渠道筹集建设资金,组合运用股权、债权、
收益权、设立有限合伙企业及其他投资方式,带动各类金融机构和社会资
本加大对中关村贵阳科技园的基础设施、标准厂房、配套设施建设的资金
支持,促进科技园加快建设和发展。
(2)搭建中关村贵阳科技园金融服务平台。积极整合科技园内金融服
务资源,搭建中关村贵阳科技园金融服务平台——成立专为中关村贵阳科
技园建设服务的金融服务公司。利用金融服务公司协调推进资产管理、创
业投资、融资担保、小额贷款、投资管理咨询,以及发起设立股权基金等
金融服务。不断完善政银企合作机制,利用金融服务公司,为科技型企业
与各类金融资源有效对接创造条件。
(3)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中关村贵阳科技园设立为科技企业服务的
专营机构。研究制定对中关村贵阳科技园科技型企业的信用贷款扶持办法
(包括信用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和引
导作用,构建多方参与的风险分担机制,建立科技企业信用贷款风险补偿
机制,提高金融机构对科技企业的风险覆盖能力。
(4)设立专项资金,出台扶持办法,培育和支持企业进入多层次资
本市场,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在主板、中小企业板、创业板和“新三板”
上市融资。进一步发挥资本市场作用,拓宽科技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加强
对中关村贵阳科技园拟上市企业的培育和辅导,建立由政府部门、证券公
司和中介服务机构联合参与的科技企业上市联动机制,推动符合条件的企
业在主板、中小企业板、创业板和“新三板”上市融资。
(5)促进各类股权投资基金加快发展,支持园区企业发行债务融资
工具,培育发展科技金融保险市场,构建多层次的融资体系。积极支持在
中关村贵阳科技园设立和发展各类股权投资基金,引导股权投资基金投资
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点企业。鼓励保险公司开展科技保险业务,提高保
险中介服务质量,大力拓宽科技保险服务领域。
8.“智慧贵阳”专项行动
实施“智慧城市”专项行动,统筹发展电子政务、电子商务
以及一卡通等社会民生领域信息化建设。
专栏8:“智慧贵阳”专项行动
(1)信息化基础设施方面,加强与运营商的合作,全面落实“宽带中
国”战略,加快宽带网络升级改造,拓展宽带接入“最后一公里”的口径,
84
推进宽带城市和3G/LTE 建设与发展;在全市重点公共区域建设免费
Wi-Fi,促进信息消费;加快物联网感知设备的部署,建成宽带、物联、
融合、共享、安全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增加互联网直联点)
(2)电子政务方面,统筹推进全市电子政务建设,试点电子政务归口
管理、归口建设和归口运营,围绕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和电子政务公共平台
两大核心,建设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三大基础库及相关业务库、以及综
合性、跨部门的社会管理及服务相关政务应用。
(3)电子商务方面,加快培育一批电子商务平台,大力普及和深化电
子商务应用,推进电子商务行业标准、信用支付体系的建设,发展电子商
务物流等相关配套产业,推进电子商务技术创新和创新模式的应用。
(4)社会民生领域信息化方面,以“一卡通”工程为重点,推动实现
交通、医保、社保、校园一卡通,以及贯通各类“一卡通”的市民(公民)
一卡通。另外,还可以围绕贵阳优质文化旅游资源的宣传、整合、服务及
品牌建设方面开展信息化工作。
9.“高端人才聚集”专项行动
启动“高端人才聚集”专项行动,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
物、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汇聚一批具有国
际先进研发水平、掌握核心技术的工程技术人员、产业专家、学
术技术带头人,建立健全适宜人才发展的政策机制,招贤引智,
大力推动高端和领军人才队伍建设。
专栏9:“高端人才聚集”专项行动
(1)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以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人才为重点,
完善招商引才、项目聚才机制,定期发布产业园区、企业高层次人才、创
新创业人才需求信息,适时举办活动招才、赴外揽才、市场引才等活动,
实行创新创业资助、企业引才支持等优惠政策,采取提供创业启动资金、
工作场所、住房补贴或公寓、生活津贴等措施,引进高层次人才创办企业、
到企业工作,推动人才向科研、生产一线和产业、园区集聚。
(2)黔归人才计划。依托海内外黔籍同学会、社团组织、异地商会和
贵州博士网等,建立黔籍人才经常性沟通联系机制,分类建立黔籍优秀人
才、黔籍学子、黔籍企业家信息库,定期发布贵阳经济社会发展信息、重
大工作动态、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政策及人才、技术、项目需求,畅通人
才联络和智力引进渠道,适时开展黔籍人才座谈会、招聘会和专家博士故
乡行、企业家投资洽谈会等活动,以亲情、乡情和优惠政策,吸引和激励
黔籍人才回乡干事创业、投资兴业,开展学术交流、项目合作,为家乡发
85
展建言献策、建功立业。
(3)创业兴业工程。在招商引资重点区域建立一批人才引进长效合作
单位,依托市政府驻外联络处设立人才引进联络点或服务站,拓展人才引
进、项目合作渠道。深入实施“1020 创业人才引进计划”,重点支持领军
人才创办企业,集聚创新创业团队。加强与“千人计划”专家联谊会的合
作,建设以“千人计划”专家项目为主体的创新创业示范园,探索“千人
计划”专家推动产业发展的贵阳模式。以贵阳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创新联盟、
在黔军工企业为依托,整合区域科技创新资源,采取特殊政策支持人才到
贵阳创办、领办科技型企业,开展科研和项目合作。鼓励现有科技人才离
岗创业、到企业任职或兼职,3 年内“保职保薪”。
(4)现有人才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发
展,加大现有人才培育力度,采取专题培训、进修深造、挂职锻炼及项目
支持等方式,培育一批高层次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促进
创新创业人才规模壮大、层次提升。实施“创新型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工程”,
遴选有创新前景和发展潜力的青年科技人才,采取“人才+项目”模式开
展重大培养。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培养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
资助企业人员攻读博士学位。实施“高层次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工程”,
遴选企业经营管理领军人才、核心人才开展赴外培训、专题研修、挂职锻
炼,参加高层次学术研讨会或论坛,不断提升职业化水平和推动产业转型
升级能力。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加大职业技能教育培训机构建
设力度,深入实施“9+3”计划,完善技能人才培养、评价和职业技能鉴
定机制,建立覆盖重点产业发展的高技能人才培训网络,采取校企联合、
产教结合、工学交替、以师带徒等方式,“订单式”培养技能人才。
10.“产业配套环境提升”专项行动
启动“产业配套环境提升”专项行动。加快建设高铁北站、
龙洞堡国际机场三期等核心交通枢纽的建设,全力改善重点产业
园区交通环境,建设符合园区特点的户外广告标识环境,营造有
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发展的人文环境,为贵阳产业发
展提供优质的环境保障。(对《高新技术产业意见》中实施配套
环境提升工程的内容进行细化)
专栏10:“产业配套环境优化”专项行动
(1)加快建设高铁北站。以贵阳北站建设为突破口,加快城市轨道交
通、环城高速铁路建设,改善贵阳城市交通条件;围绕重点交通场站及周
86
边区域,搞好城市规划建设和功能布局;按照高端化、高新化的要求,发挥
生态、环境等优势,吸引全国人才和境内外客商争相聚集贵阳投资兴业。
全力保障到2014 年底高铁北站项目投入运营。
(2)加快建设龙洞堡国际机场三期。以机场建设为核心,以贵龙大道
为连接线,形成东西区域联动,南北区域互补发展的“一核三带七区多组
团”的空间结构,将贵州双龙临空经济区打造成为贵州省乃至西部地区“对
外开放典范区,经济转型引领地,连通世界桥头堡,绿色智慧空港城”。
(3)改善重点产业园区交通环境。打通园区连接周边区域的关键出入
口,高标准建设麦加沙文科技园区、小孟工业园等十四个重点园区周边园
区道路,优化园区及周边地区交通标识,构建园区流畅的交通体系。
(4)营造符合园区特点的户外广告标识环境。规范、统一园区企业
户外广告,在高新区、经开区等重点园区建立标志性建筑,在园区各主要
出入口,设置园区宣传广告,树立园区的外部形象。
(5)营造有利于创新的人文环境。加强名牌产品的培育和扶持。在高
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中开展择优评选活动,如开展“高技术产业和现
代制造业领军人物评选”、“高成长性企业评选”等活动,给获奖人员和
企业相应的荣誉和奖励,营造宜创业、宜创新、宜发展的人文环境。
87
六、环境保护
(一)区域环境质量概况
1.自然环境概况
(1)地形地貌
贵阳市地处黔中山原丘陵中部,长江与珠江分水岭地带。总
地势西南高、东北低。苗岭山脉横延市境,岗阜起伏,剥蚀丘陵
与盆地、谷地、洼地相间。是我国地势的第二级台阶,大地构造
属扬子准地台黔中台隆的中部,是遵义断拱南部边缘地带的一个
四级构造单元。总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中部层状地貌明显,主
要有贵阳—中曹司向斜盆地和白云—花溪—青岩构成的多级台
地及溶丘洼地地貌。峰丛与碟状洼地、漏斗、伏流、溶洞发育。
全境山峦起伏,沟谷纵横,山地、丘陵占总面积的89.7%。最高
海拔为1762m,最低海拔为605m,主要为中山地貌。
(2)气候特征
贵阳市处于费雷尔环流圈,属于亚热带湿润温和型气候,年
平均气温为15.3℃,年极端最高温度为35.1℃,年极端最低温
度为-7.3℃,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8%,年平均降水量为1129.5mm,
年雷电日数平均为49.1 天,年平均阴天日数为235.1 天,年平
均日照时数为1148.3 小时,年降雪日数少,平均仅为11.3 天。
年平均风速2.2m/s,全年以东北风为多,夏季盛行南风,全年
静风频率为24%。
(3)水文水质
88
贵阳市地处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地带。以花溪区桐
木岭为界,桐木岭以南的河流属珠江水系,以北的河流属长江水
系。长江水系面积7631.67km2,占全市水系面积的94.8%;珠江
水系面积415 km2,占全市水系面积的5.2%。全市天然径流深
545-640mm,平均每平方公里水资源达56.3 万m3,高于全国平
均值;水之源总量46.79 亿m3,占全省水资源总量的3.9%。
贵阳的水资源主要依靠天然降雨补给,境内河流都是雨源型
河流,共有大小河流33 条。主要河流有乌江(贵阳市修文段称
六广河)、猫跳河、息烽河、南明河、南明河支流南贡河等。南
部河流为蒙江上游,右源青岩河,左源马铃河。
(4)生态环境
贵阳处于喀斯特地貌发育最成熟的贵州高原的中心区,喀斯
特地貌占全市土地面积的85%。截止2010 年,全市森林覆盖率
达到42.3%,同比增长5.16%,实现年均增长一个百分点的目标;
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3%,同比增长1.32%,年均增长
0.26 个百分点;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9.75 平方米,同比增长
0.34%,年均增长0.06 个百分点;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
达到100%;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率达到约48%。初步形成以环城林带为依
托,风景林地为基础,干道绿化为骨架,公园、广场、河流、社
区、庭院各种绿地相互交融,乔、灌、藤、花、草搭配有致,点、
线、面、环协调发展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
大气环境质量全年优良天数预计达351 天,优良率达
89
96.2% 。主要污染物年均值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全市水环境功能
区水质按功能区实现达标;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5% ;
城市生活垃圾及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81.98% ;区域环境噪声平
均值预计达56dB(A) ,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预计达68dB
(A) ;城市清洁能源使用率50% ;机动车环保定期检测率预计
为87% ;危险废物依法安全处置率100% ;工业固体废物处置
利用率>90% ;重点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基本达标;万元工业增
加值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达全国平均水平;单位GDP 用水量达
全国平均水平;规模以上单位增加值能耗2.26 吨标煤/ 万元,
比2005 年下降31.53% ;环境保护投资指数≥ 1.7% 。
2.环境质量概况
(1)大气环境
根据《2012 年贵阳市环境状况公报》,2012 年,贵阳市环
境空气中二氧化硫年均值为0.031 毫克/立方米,达到国家环境
空气质量年均值二级标准;二氧化氮年均值为0.028 毫克/立方
米,继续保持国家环境空气质量年均值一级标准;可吸入颗粒物
年均值为0.073 毫克/立方米,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年均值二
级标准。
2012 年,贵阳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51 天,优良率
为95.9%,其中,空气质量为Ⅰ级(优)的天数为108 天,Ⅱ级
(良)的天数为243 天,Ⅲ级(轻微污染)的天数为15 天,空
气质量API 指数平均值为61。
2012 年,贵阳市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排放量为9.89 万吨,
90
氮氧化物排放量为4.75 万吨,烟(粉)尘排放量为2.71 万吨。
(2)水环境
①饮用水源地
贵阳市中心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主要为:阿哈水库(向
南郊水厂供水)、南明河麦达河段和花溪水库(向中曹水厂和碧
云窝水厂供水)、南门河汪家大井段(向东郊水厂供水)、红枫
湖(向西郊水厂供水)、沙老河水库(向北郊水厂供水)、百花
湖(向白云水厂供水)、大龙井(向乌当区云锦水厂供水)。饮
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水质总体良好。
②主要河流与湖库
2012 年贵阳市地表水水质达标率为95.83%。城市主要河流
受到不同程度污染,污染特征主要是以生化需氧量为主的生活废
水污染。
鸭池河:鸭池河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Ⅱ
类标准。
南明河:南明河花溪断面和棉花渡断面水质达到国家规定的
水功能区要求。新庄断面生化需氧量超标率为16.67%,未达到
国家规定的水功能区要求。
红枫湖:红枫湖水体水质总体良好,水质以《地表水环境质
量标准》Ⅲ类为主。西郊水厂取水口水质达到国家饮用水源地水
质考核要求。
百花湖:百花湖水体水质总体良好,水质以《地表水环境质
量标准》Ⅲ类为主。
91
阿哈水库: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
符合国家饮用水源地水质考核要求。
乌江水库:除总磷外,其它监测指标都能达到国家《地表水
环境质量标准》Ⅱ类标准。
2012 年,贵阳市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4.36 万吨,
氨氮排放量为0.51 万吨。
(3)固体废物污染防治
①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置
2012 年,全市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1123.18 万吨,综合
利用量为664.55 万吨,处置量为444.41 万吨,贮存量为14.22
万吨,处置利用率为98.73%。
②生活垃圾处理情况
2012 年,市区生活垃圾产生总量为89.41 万吨,无害化处
理总量为84.66 万吨,无害化处理率为94.6%。
(4)声环境
2012 年贵阳市中心城区区域环境噪声为55.5 分贝,道路交
通噪声为67.5 分贝,声环境质量达到国家考核标准。
(二)规划区环境现状
规划区环境污染主要由现存工业企业以及工业产业园区产
生。
1.水环境质量现状
(1)主要河流水质现状
根据修文六广河监测断面监测结果,六广河水质较好,水质
92
达Ⅱ类;主要污染物为氨氮和生化需氧量(BOD5)。南明河在贵
阳市境内,设有三个监测断面,花溪断面为对照断面,水口寺断
面为控制断面,普渡桥断面为削减断面,从监测结果可以看出上
游花溪水质较好,主要污染物为溶解氧,其余指标均在Ⅱ类以内,
未受到明显污染;城区出水口水口寺断面水质较差,水口寺断面
氨氮为首要污染物,其次为总磷、生化需氧量,水质为劣Ⅴ类;
主要由于因为河道穿越市区,大量的生活污水排入河中,而城市
污水处理率仅12%,加上南明河为高度人工控制流量河流,除了
丰水期,河水的清水量较小,特别是枯水期,河道中流淌的几乎
是废水;下游普渡桥断面水质为劣Ⅴ类,氨氮为首要污染物,其
次是总磷、非离子氨。
(2)主要饮用水源水质现状
阿哈水库的为贵阳市南郊水厂的水源,水质除个别指标外为
Ⅱ类,凯氏氮、硫酸盐为主要污染物,中部中层水质量好,上层
水质量差;水厂取水口中层水质量最好,下层水质量差;总的来
说,东部水质比水厂取水口水质好。
汪家大井为贵阳市东郊水厂的水源,地处南门河中段,水质
Ⅱ类。溶解氧、大肠菌群偶尔超标,其余各项指标均不超标。
南明河麦达为中曹司水厂的取水口,水质除个别指标为Ⅱ
类,大肠菌群、溶解氧、生化需氧量、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硬度
等6 项指标有超标现象,其中以大肠菌群和溶解氧超标较多。
红枫湖共有7 条监测垂线,其中后午垂线为Ⅱ类功能区,另
6 条垂线为Ⅲ类功能区,监测结果表明,6 条垂线(花鱼洞、大
93
坝、三岔河)水质达标,4 条垂线超标。其中Ⅱ类功能区的后午
垂线受总磷污染,水质下降为Ⅲ类;腰洞、偏山寨、焦家桥3 垂
线收氨氮严重污染,水质劣于Ⅴ类。
百花湖共设有5 条监测垂线,铝厂泵房垂线属于Ⅱ类功能
区,另4 条垂线为Ⅲ类功能区。除花桥垂线因溶解氧和氨氮超标,
水质为Ⅳ类外,其余4 条垂线水质均达标。
规划区地表水污染主要为工厂企业工业生产废水排放及厂
区生活污水排放,部分区域重金属、氨氮等污染严重。但随着各
工业产业园区污水处理厂(站)的建设、运营,工业企业废水的
达标排放,规划区域水环境状况将得到较大改善。
2.大气环境质量现状
规划区大气污染主要来源于区内煤焦化、金属冶炼、水泥、
化肥等相关工厂企业气态污染物的排放,随着大气主要污染物排
放总量控制及《贵阳市大气污染防治办法》的实施,规划区域大
气环境质量有了极大的改善,其中酸雨频率由原来的69.54%下
降到50.5%,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3.声环境质量现状
规划区内工厂企业及产业园区生产、建设严格按照《工业企
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2008)执行,规划区除邻近公路区
域受交通噪声影响外,规划区声环境质量良好。
4.固体废弃物防治
2012 年,规划区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1123.18 万吨,综
合利用量为664.55 万吨,处置量为444.41 万吨,贮存量为14.22
94
万吨,处置利用率为98.73%。
表24 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及利用情况
工业固体废弃物单位数量
产生量万吨1123.18
综合利用量万吨664.55
处置量万吨444.41
贮存量万吨14.22
(三)相关法律法规及环境保护标准
1.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2.法规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程序》;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
《环境保护行政处罚办法》;
《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列》
《排污费征收标准管理办法》
95
《贵州省环境保护条列》;
《贵阳市水污染防治规定》。
3.环境标准
(1)环境标准
①《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②根据《贵阳市地面水域环境功能划类规定》划定的水域功
能类别(贵阳市地表水体分属Ⅱ类、Ⅲ类、Ⅳ类、Ⅴ类水域),
分别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Ⅱ类∽Ⅴ
类标准;
③《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
④《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2008);
⑤《国务院关于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有关问题
的批复》中有关规定。
(2)排放标准
①《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标准;
②《贵阳市地面水域环境功能划类规定》划定的Ⅱ类水域范
围内禁止新建污废水排放口,区域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Ⅲ类水
域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Ⅳ类
∽Ⅴ类水域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
③《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426-2006);
④《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二类区、
Ⅱ时段标准;
⑤《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2008);
96
⑥《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9-2001)。
(四)主要污染源治理措施
1.清洁生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所谓清洁生产是
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
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
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
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工业企业及工业产业园区内企业的生产运行应实行清洁生
产,从源头上消灭污染。
(1)禁止引进国家和省有关部门明令淘汰的落后工艺和落
后设备项目,进入工业园区的企业所采用的技术、工艺和产品,
应该是同类企业中较先进的、污染程度较轻的、技术含量较高的。
(2)对于化工类企业尽量采用无毒、低毒的原料取代毒性
大、危害严重的原料;加强节约用水管理,教育员工树立节约用
水观念,同时对工业企业冷却水应循环使用,提高重复利用率;
加强管理,杜绝“跑、冒、滴、漏”现象;凡用热、用汽设备及
管道,全部采用新型保温材料。
(3)对于木业企业,积极开发并选用无毒无害或低毒低害
的木板胶,以减小甲醛废气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4)金属冶炼企业,应强化推广应用无污染、少污染的高
新技术及节能节水技术、工艺、装备、产品;引导企业对生产过
97
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余热余压等进行综合利用或循环利用,
大力推进尾矿、废石综合利用,提高资源综合回收利用率。在资
源消耗环节,着重降低能源原材料工业等重点产业及行业的能
源、原材料、水资源消耗。在废物产生环节,强化重点行业的污
染预防和全过程控制,努力实现“零”排放。
(5)工业园区内企业应加强设备维护,加强管理,积极改
进生产技术,以减小废弃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6)工业园区内的服务性企业,应当采用节能、节水和其
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技术和设备,减少使用或者不使用浪费资
源、污染环境的消费品。
2.水污染治理措施
(1)严控污水排放,实行总量控制
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规定,Ⅱ类水
域范围内禁止新建污废水排放口,因此,本规划在《贵阳市地面
水域环境功能划类规定》划定的Ⅱ类水域范围内严格控制新建工
业企业及工业产业园区,若根据资源情况确需新建的,必须经过
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审批许可,并有严格的闭路循环措施保障后方
可建设,严禁各类生产、生活污废水的排放;对现已存在的排污
企业,应实时适地搬迁;对该区域工业企业实行水污染总量控制,
使现有污染源得到有效治理,从而改善区域水环境质量。
(2)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严格实施“三同时制度”
对排放污废水的工业企业均要求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按照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要求达标排放。
98
各工业产业园区均需按要求建设污水处理厂,具体为:
①乌当医药食品新型产业园
园区内已建1 座日处理能力25 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厂址位
于园区内高新社区新庄村,水处理执行国家排放标准为一级B
类标准。
规划两期建设1 座日处理能力5000 吨的污水处理厂,厂址
位于园区内火石坡特色食品工业园,水处理执行国家排放标准为
一级B 类标准。
规划分两期建设1 座日处理能力4 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厂
址位于园区内洛湾云锦工业园,水处理执行国家排放标准为一
级B 类标准。
②龙洞堡临空产业园
园区内已建1 座日处理能力2200 吨的污水处理厂和1 座日
处理能力2000 吨,厂址位于园区内云关乡,水处理执行国家排
放标准均为一级A 类标准。
规划于园区罗吏大寨建设日处理能力达8 万吨的污水处理
厂,总投资2 亿元,拟分期建设,一期至2015 年建成,规划为
日处理能力为5 万吨。
③麦架-沙文高新技术产业园
园区内已建1 座日处理能力6 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厂址位
于园区内麦沙大道南面的白云区大山洞,水处理执行国家排放标
准为一级A 类标准。
近期规划将生产、生活污水通过青龙路加压泵站排放至白云
99
污水处理厂,远期规划建设金白污水处理厂。
④修文产业园
园区内已建1 座日处理能力0.46 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厂址
位于园区内龙场小区,水处理执行国家排放标准为一级B 类标
准。
规划分两期建设1 座日处理能力2 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厂
址位于园区内扎佐镇,水处理执行国家排放标准为一级B 类标
准。
规划建设龙场园区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设计日处理污水
0.5 万吨。
⑤花溪产业园
现园区内无建成的污水处理厂。
规划建设1 座日处理能力4000 吨的污水处理厂,厂址位于
溪北社区竹林村葛家寨(地利物流园旁边),水处理执行国家排
放标准为I 级B 类标准。
⑥云岩产业园
益佰医药产业园内已建1 座日处理能力0.4 万吨的污水处
理厂,厂址位于园区内白云大道,水处理执行国家排放标准为一
级B 类标准。
⑦贵阳高新信息产业园
园区内已建1 座日处理能力5 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厂址位于
园区内观山湖区北京西路与合肥路交叉口,水处理执行国家排放
标准为一级A 类标准。
100
⑧开阳磷煤化工生态工业示范基地
永温片区内已建1 座日处理能力1.02 万吨的污水处理厂,
厂址位于园区内开阳县永温镇,水处理执行国家排放标准为一级
B 类标准。
金中片区内已建1 座日处理能力0.6 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厂
址位于园区内金中镇,处理后循环使用。
⑨息烽磷煤化工生态工业基地
园区内已建日处理能力0.3 和0.2 万吨的生活污水处理厂2
座,厂址位于园区内息烽县小寨坝镇中心村桶井坝组,水处理执
行国家排放标准I 级B 类标准。
园区内已建日处理能力0.5 万吨的生产污水处理厂2 座,厂
址位于园区内中化开磷化肥有限公司,水处理执行国家排放标准
为I 级A 类标准。
园区内已建日处理能力0.5 和0.3 万吨的生产污水处理厂2
座,厂址位于园区内合成氨有限责任公司,水处理执行国家排放
标准为I 级A 类标准。
规划投资1240 万元配套建设污水收集管网17430 米和F1000
的检查井714 个,使建设的生活污水处理厂运行正常。
⑩清镇经开区
园区内已建1 座日处理能力0.2 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厂址位
于园区内站街镇境内,水处理执行国家排放标准为一级B 类标
准。
规划投资1.5 亿元建设工业园区日处理量3 万吨的污水处理
101
厂。要求园区各企业按照环评要求自建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实现
达标排放后进入园区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
(3)强化水资源节约,倡导水循环利用,实现零排放
规划应用引进先进的节水技术、设备,严格按照“3R”原则,
实现工业生产的输入端的减量化,在生产中,要求采用清洁生产
技术、节水技术和节水实践,从而减少生产过程中对水资源的需
求量;过程控制的再利用,要求从上一工序或过程排出的水资源
能够直接为下一工序或过程所用,水资源在生产过程中尽量多次
重复利用。在生产中,要求企业采用清洁生产和先进技术,以便
于排出的水能够不经任何处理就能为另一用途所用;输出端的再
循环,生产过程中的污水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而不是无用的
废水,废水资源化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水资源循环利用后形成
与原来相同的产品,二是水资源循环利用后形成不同的新产品,
废水资源化后形成不同的产品可用于不同的用途。再循环原则要
求水资源相关者将失去功能的废水恢复功能,从而可以再利用,
以使水资源整个流程实现闭合,最终实现水污染的零排放。
3.大气污染治理措施
(1)烟气治理
规划对各企业及产业园区的烟气排放口以去除烟尘和SO2
加设集气处理设施,拟采用效率较高,并具有较高脱硫除氮效率
的LPC 法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进行处理。要求烟尘、氮氧化
物和SO2 出口必须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二级标准。
102
(2)防尘
对于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主要采取设置吸气罩并采
用布袋除尘器收集的措施;对于储存,装运过程中产生的粉尘,
主要采用洒水防尘措施,并加强储运场区域的绿化措施。
4.噪声污染治理措施
各工业企业及产业园区应优化总体布置,将生产区与人群集
中居住生活区分开布置;在技术、经济合理的前提下,尽量利用
地形和建构筑物作为隔声屏障;在高噪声源附近加强绿化,形成
一定宽度的隔声林带;对高噪声源采用必要的消声、隔声措施。
并严格按照《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2008)的要求
执行。
5.固体废物污染治理措施
(1)开展清洁生产工艺,强化综合利用,依靠减量化、资
源化技术,减少或消除固体废物排放。
(2)工业园区日产生的垃圾,应在工业园区建一个垃圾中
转站,收集后的生活垃圾送至就近垃圾卫生填埋场进行填埋,做
到日产日清。
(3)工业固废送至专门的工业固体废物卫生填埋场进行填
埋处理。
(4)危险固废送专业机构处理。
103
附件:
1.总体空间布局结构图--一城两带六核
2.产业遴选方法论
3.关于本规划参考文献的说明
104
附件一:总体空间布局结构图—— 一城两带六核
105
附件二:产业遴选方法论
(一)遴选方法
根据上位导向思路,贵阳市高新技术产业与现代制造业重点
发展领域需要同时符合国际产业发展大势、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
和省规划发展的产业方向,进而结合贵阳市资源优势、产业基础
和承接能力,综合遴选出贵阳市新时期高新技术产业与现代制造
业的重点方向。在重点方向的基础上,按照逐层筛选的思路,结
合产业吸引力和产业粘合度两大类评价指标,筛选出贵阳市高新
技术产业与现代制造业发展的着力重点。
图4 产业逐层筛选过程示意图
产业吸引力指标衡量的是在不考虑自身资源禀赋约束的条
件下,某一细分产业对贵阳市的产业投资价值,主要包括市场空
间和社会经济效益。产业粘合度指标主要是度量贵阳市发展该产
业具备的内在资源条件和现有产业基础,前者从资源禀赋角度出
发,衡量贵阳市具有的产业承接能力,这些资源禀赋包括产业细
分领域在贵阳市落地时要重点考虑的综合成本(生产成本、物流
106
成本、人工成本等)、财税政策(政府补贴、税金等)、人才供
给能力、生态环境约束等;后者衡量的是产业细分领域在贵阳市
现有的产业基础,产业基础越好表明产业链衔接、附属产业配套、
产业集聚效应越明显。
(二)遴选结果
1.找出符合全球技术和产业发展趋势的产业方向
从全球产业趋势看,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主导技术包括新一代
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智能制造技术、3D 打印技术、
工业机器人技术等,催生的新兴产业包括新能源与环保产业、信
息与互联网产业、生物医疗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
航空航天产业、智能制造产业等。同时,全球性工业化和社会分
工推动了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信息服务业、技术服务业、金
融业及商务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业逐渐成为世界发达国家的支
柱产业。
2.找出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战略的产业方向
从国家产业发展战略看,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新一代信
息技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节能环保产业、
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同时,国家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
划明确,“围绕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和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推动
生产性服务业向中、高端发展,深化产业融合,细化专业分工,
增强服务功能,提高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我国产业综合竞争力”,
将生产性服务业提高到战略性产业地位。
3.找出符合贵州省发展战略的产业方向
107
从区域发展战略看,贵州省重点建设国家重要能源、资源深
加工、装备制造业、特色轻工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五大基地,
其中重点提出要加快发展新材料、电子及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
装备制造、生物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
业。同时,贵州省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不断提高服
务业的技术水平,进一步促进工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努
力把生产性服务业培育成重要的增长极。
4.选出同时符合国际、国家和贵州省发展重点的产业方向
同时符合国际产业发展大势、国家产业发展战略和省市产业
发展导向的重点发展方向有: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
节能环保、高端装备、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生产性服务业。
5.选出同时符合国际、国家和贵州省发展重点,同时结合贵
阳市产业基础和市场前景确定产业方向
从贵阳市的产业基础、资源禀赋、比较优势和市场空间分布
考察,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产业在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和比较优
势上均不突出,因而选出贵阳市新时期高新技术产业与现代制造
业的新兴发展方向为: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节能环
保、高端装备、生产性服务业。同时,结合上述新兴产业的高新
技术趋势,改造提升具有较好产业基础和市场前景的传统产业,
主要为作为新材料产业基础的磷煤化工、铝及铝加工,作为生物
产业重要载体的现代食品加工产业。
根据以上遴选过程,建议确定贵阳高新技术产业与现代制造
业发展重点方向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新材料产
108
业、节能环保产业、高端装备制造、生产性服务业,以及高新技
术改造磷煤化工、铝及铝加工、现代食品等传统产业。
109
附件三:关于本规划参考文献的说明
国家及部委: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3.《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 年)》
4.《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5.《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6.《电子信息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贵州省:
7.《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8.《贵州省“十二五”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9.《贵州省“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规划》
10.《贵州省十二五高技术产业规划》
贵阳市:
11.《中共贵阳市委、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高新技
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的意见》
12.《中共贵阳市委、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中关村贵阳
科技园建设和发展的意见》
13.《中共贵阳市委、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
引资工作的意见》
14.《贵阳市产业布局规划2013-2020 年》
15.《中关村贵阳科技园空间布局规划》
110
16.《贵阳市产业发展指导目录》
17.《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条例》
18.《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19.《贵阳市“十二五”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规划》
20.《贵阳市四个一体化发展规划》
21.《贵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报告(2012 年)》
22.《贵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报告(2011 年)》


【定制】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
最新信息
二维码订阅
扫一扫
使用移动设备
定制阅读文章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内容纠错
Copyright 2005-2016 http://www.guitie168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05001927号-1
贵阳市投资促进局?主办????????技术支持:南京博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